7月12日,婺城區政協組織部分委員視察了下山移民工作。委員們先后實地察看了乾西鄉移民小康新村、瑯琊鎮瑯新移民新村,對我區的下山移民工作取得的成績表示肯定,并提出在具體實施過程中,要調動一切積極因素,促進人口集聚,加快資源整合,使移民“搬得出、穩得住、富得起”。區領導查志強、樓存根參加視察活動。
婺城區城鄉二元結構明顯,尤其是地處深遠山區的農民面臨著“七大難”:出門行路難、兒童上學難、青年娶親難、治病求醫難、用水用電難、郵電通訊難、發展經濟難。為了從根本上改變山區農民的生產、生活條件,引導他們異地脫貧,婺城區于2001年7月啟動下山脫貧工程,采取了整體搬遷和散戶集中安置相結合的雙軌制做法,先后建設了瑯琊、湯溪、長山、乾西、湯溪南門、白龍橋上邵等六個移民新村,共搬遷安置9805人(包括九峰水庫移民),其中整村搬遷33個村4159戶8743人。根據區委區政府的總體部署,今年婺城下山移民安置目標是500人,完成乾西移民新村二期安置并完成三期主體工程,啟動蔣堂移民新村建設。
委員們認為,婺城區下山移民工作時間跨度長、棘手困難多、工作任務重,區委農辦等部門人員攻堅克難,為此付出了很大的心血,做了大量扎實有效的工作,成績有目共睹。對于下一步工作,委員們建議,要高度重視下山移民工作,真正把它作為一項惠民工程、德政工程擺到重要議事日程,相關部門要協同配合,齊心協力創造各項有利條件,切實抓緊抓好;要制定完善各項政策,創新移民安置辦法,按照“科學統籌、分類指導”的方針,因地制宜、分門別類地采取多種方式,扎實有序推進下山移民工作;要整合資源,做好項目包裝,積極爭取政策,減免相關規費,進一步加大對下山移民工作的扶持力度;要加強移民培訓,讓移民掌握一技之長,實現充分就業,真正讓移民“移得出、穩得住、富得起”;要加強下山移民后續管理,積極探索農村土地流轉機制,有序跟進社會保障各項工作,下大氣力解決移民的后顧之憂。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