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瑚:語種多樣 古木參天
![]() |
這是一個吳語包圍中的客家話方言島,自清雍正十年(1732年),福建汀州上杭縣古田村的廖文仕來到珊瑚,建村立業,生息繁衍,至今全村已有50戶155個人口,湯溪話、銀嶺話、龍游話、遂昌話、金華話……20多種方言匯聚一堂。貼近民眾,你還能看見村民們在多種語言中轉換自如的本事呢!如果說多樣的方言是村民們堅守各自本土語言的執著,那么當地四季如畫的風光景色就是村民世代累積的成就了。作為塔石鄉海拔最高的村,珊瑚村后面的楓樹林和紅豆杉林都是百年以上的古樹,環境幽靜,四季如畫,春天萬物復蘇生機勃勃,夏季林木成蔭綠意盎然、秋日紅葉似火壯美動人、冬時里凌霜傲雪,一派北國風光。
大茗:革命老區 精神不朽
![]() |
“農民團結起來,打土豪分田地;紅軍是工農自己的軍隊;打倒日本及一切帝國主義……”這是一座革命氣息濃厚的村子,還保留著不少氣勢磅礴的紅軍標語,它們多數書寫于民房墻體上,訴說著當年民眾的心聲。這些標語都是在紅軍戰士駐交椅山期間寫下的,1933-1935年間,由栗裕、劉英率領的中國工農紅軍挺進師約40余人進駐到交椅山,開展打土豪分田地和培養革命力量工作,留下這些激勵人心的語句傳頌于世。現在,大茗村已是縣市級“革命老區”村、縣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為悼念戰斗于西南山區的革命先烈,保留原來的標語內容以教育后人,塔石鄉政府整理了留存的紅軍標語,供世人傳頌其精神。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