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溫攀升,酷暑難耐,長期在外開車的司機朋友要特別注意防暑降溫。防暑降溫不僅僅是人要做的事,車子也需非常注意。
防暑只為安全駕駛
以前總是說到謹防車輛自燃,很少說到司機的健康問題,據了解,每年夏天都有司機在開車時,因突發病癥導致無法操縱車輛,從而導致車輛失控出現交通事故。
很多人總說“多休息多休息”,但對于出租司機師傅來說,休息一天就意味著第二天要多跑一天的份錢,所以不是的哥不想歇,而是肩上的擔子太重。“天氣這么熱誰不想多休息休息,一休息我們‘吃’什么。”在金華市區開出租車的陳師傅無奈地說。
在現有出租車管理模式沒有得到改善之前,只能從作息時間上、從飲食上,維持身體的健康。在作息時間上,首先要保證睡眠。睡眠不足,身體的抵抗力就會下降,疾病自然有機可乘。在連續駕駛時,司機朋友也要注意,中醫有句話叫“久坐濕地傷腎”,這里的久坐濕地不是指坐在濕的地方,其實就是告訴我們不要長時間坐著。時間長了,與座椅接觸的那個部位就會出汗。夏天,的哥們就多“趴趴活”,借機能站起來活動活動,又能省油,身體還能得到放松。
飲食方面,市區“九德堂”的宋醫生告訴記者,夏季防暑降溫的食物還有很多,如冬瓜、黃瓜、西瓜等。除了在吃上注意以外,司機朋友最好隨身攜帶一些像十滴水、清涼油、藿香正氣、仁丹等應急藥物,以備不時之需。當感覺自己有大量出汗、口渴、頭昏、胸悶、耳鳴惡心、全身無力的癥狀出現時,最好立即將車輛停到路旁,若情況變嚴重,應立即撥打急救電話。
保養只為安全行車
夏季天氣炎熱氣溫高,車主在夏季一定不能忽視對車輛的保養。市區一4S店的工作人員提醒廣大司機朋友,車子保養只需要注意以下三點,就能在夏季開車過程中有備無患。
防自燃,重點是電路油路。一到夏天,汽車自燃事故明顯增多,確保夏季行車安全,防止汽車自燃成了最受關注的話題。4S修理店的技師告訴記者,老舊車輛的車主最好給電路、油路做定期檢查,防止發生自燃。除此之外,也有少數新車因為在改裝過程中線路布局不合理,引發電路事故從而導致自燃的,建議車子改裝后最好到正規的汽修廠做檢查。同時,打火機、易拉罐汽水等易燃易爆物品,盡量不要放在車內能被太陽直接暴曬的地方。另外,建議車主簡化車內裝修,盡量選擇環保材料。
防爆胎,“鴨梨”不妨小點。夏季道路的溫度往往高達70℃以上,在這種情況下,胎壓過大的汽車輪胎非常容易爆胎,引發交通事故。出車前要檢查輪胎的溫度和氣壓。如果發現汽車輪胎溫度過高,不要嘗試使用潑冷水等方法降低輪胎溫度,因為這樣可能會適得其反,導致胎面和胎側膠層各部分收縮不均而發生裂紋,間接導致爆胎現象。“經常檢查輪胎氣壓尤其重要,最好隨車準備一個‘氣壓表’,以及時監測到胎壓的情況。”修理店的技師說。
防“開鍋”,用點優質防凍液。“開鍋”是指汽車的水箱溫度達到沸點,水箱的溫度一般要求不能超過95℃,當水溫達到100℃時,應立刻停止開車。為防止“開鍋”,每天出車前最好檢查一下水箱是不是缺水,如果發現缺水應及時加滿。不要忽視水箱表面的清洗。因為水箱表面的灰塵棉絮等也會影響到水箱散熱,到夏天高溫時表現得最為明顯。此外,即便是夏天也最好能選擇使用優質防凍液,這將大大減小“開鍋”的概率,達到防“開鍋”的效果。
車內遇險急救措施
當然,事故難以預料。比如今年6月發生的廈門公交車起火事故,造成47人死亡、34人受傷。我們在為逝者惋惜和悼念的同時,需要思考的是,萬一我們車內遇險,該咋辦?
對此,公交公司的工作人員小潘表示,夏季路面溫度高,如果車輛保養不好,車輛有引發自燃的危險。萬一遭遇公共汽車自燃時,司機應保持冷靜,立即關閉電源,開啟車前后門,幫助乘客逃生,并及時報警。若公車線路被燒壞,車門開啟不了,乘客可從窗戶下車。乘客逃生時盡量有秩序,老人、小孩、孕婦優先,應避免擁擠造成的踩踏。在消防人員到來之前,若火勢還不大時,司機可先用滅火器給油箱和燃燒部位降溫滅火,避免爆炸。明火被撲滅后,要等車輛降溫后再行檢查,以免二次著火。乘車時不要拿走公交車內的“逃生錘”。車輛著火時,司機必須堅持“先人后車”的原則,必須及時打開前后門讓乘客逃生,避免先燒毀電路而不能開門的困境。乘客也需要鎮定,聽從司機的指揮,有序疏散,不能擁擠。如果車門打不開,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可以打開車窗玻璃逃生,空調車可使用逃生錘砸碎車窗玻璃逃生。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