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婺劇藝術研究院、浙江婺劇團“送文化進中山路社區”側記
當驕陽慢慢落下,夕陽的余暉灑滿天際,中山路社區時代花園的籃球場上,匯聚著越來越多的社區居民,孩童們在球場上穿梭玩耍,時不時地問上一句“表演開始了嗎”,居民們帶著小板凳守候在舞臺前,他們共同期待著一場文化盛宴。
8月11日至13日,浙江婺劇藝術研究院、浙江婺劇團在中山路社區舉辦納涼晚會。晚會現場人山人海,豐富多彩的節目吸引了數百位居民圍觀,令居民大飽眼福。
11日晚7時許,歡樂喜悅的傳統婺劇《鬧花臺》拉開了晚會的序幕。典雅輕柔、細膩委婉、高亢跌宕、粗獷激昂的樂器演奏,給居民們帶來了一場聽覺盛宴,瞬間激發了全場居民的熱情,演奏結束后,掌聲依舊在舞臺上空回響。
《僧尼會》、《夕陽紅》、俄羅斯民歌《三套車》、《卜算子·詠梅》等精彩的節目讓居民目不暇接,大呼過癮。今年67歲的滕壽林和老伴金慧英從家中搬了兩把小板凳,早早地出現在舞臺前,“搶占”最佳位置。“我們都是婺劇迷,平常只要聽說安地、仙橋等鄉鎮有婺劇表演,無論多遠也要坐公交車趕著去看戲,更別提就在家門口的演出,那就更加不能錯過。”一連看了3場晚會的當代漫畫名家鄭志加更是邀請7位好友,一起為金華傳統婺劇喝彩,他們連勝贊揚,《樊梨花》、《雙陽公主》、《姐妹易嫁》等婺劇,演員們唱得非常好。
在3天的納涼晚會中,除了經典婺劇,還穿插了小品、器樂演奏、歌舞、越劇等節目,晚會節目豐富多樣、精彩紛呈,居民們嘖嘖贊嘆。家住九號碼頭的應國富,因為不知道有表演錯過了第一天的晚會,之后的兩個晚上,他都提前吃完晚飯,騎著自行車趕來觀看節目。和應國富一樣,不少住的比較遠的居民騎著小毛驢、自行車,紛紛趕來捧場。
有了居民們的歡呼與掌聲,臺上演得更是熱火朝天。由國家一級演員李月秋老師帶來的小品《愛如潮水》收獲了居民的掌聲和熱淚。為了給小女兒交學費,李月秋老師扮演的母親賣血才籌到了2000元錢,但卻被染上毒癮的大女兒拿走買了毒品。母親得知情況后,為大女兒吸毒感到震撼和心疼,為小女兒的學費擔憂,最后得到了民警與社區的幫助。真情感人的表演,贏得全場的喝彩,同時“母女情”深深刻在居民的心中。
節目亦莊亦諧、幽默風趣,令居民們捧腹大笑,紛紛贊揚。啞劇《找對象》,由呂利建和王文娟飾演的一對聾啞男女,通過寫在紙條上的“我愛你,請談條件”、“學歷”、“小學畢業”、“月工資”、“250元”等語句,再加上兩位老師詼諧的動作和豐富的表情,讓居民看得目不轉睛。最后,節目以“存款500萬元”抱得了美人歸為結局。在13日七夕節這天,小品《重圓》講述了一對夫妻離婚前回憶往昔甜蜜生活,最終和好的故事,讓結婚30多年的居民張大媽感嘆,生活中沒有過不去的坎,家庭和睦最重要。那些從平時生活、工作中擷取的鮮活片斷,意義深刻,讓人回味無窮,使3天的納涼晚會激情四溢,寓教于樂。
最后,在小生反串花旦戲《百壽圖》及越劇《送花上樓》中,納涼晚會結束了。經典的曲目,讓臺下的居民情不自禁地跟著一起哼唱,雖知晚會已經結束,卻久久不愿離開,在工作人員搬運音箱等道具時,不忘道上一句“辛苦了,謝謝你們的表演,非常精彩”。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