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西
架子鼓表演、拉丁舞、獨唱、古箏演奏、吹葫蘆絲、詩朗誦……博得了在場觀眾的陣陣掌聲。7月24日,乾西鄉“春泥計劃”啟動儀式暨文藝演出在上陳村精彩呈現。這是今年,該鄉開展“春泥計劃”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全鄉以省級春泥計劃先進村——幸福村為榜樣,提高認識,全面聯動,確保活動廣泛、深入地開展。在“八一”節之際,鄉里邀請老同志葛德成為全鄉的孩子講述革命歷史;幸福村邀請退休老教師汪順成為青少年上了一堂家庭教育講座;楊石村書記邵文楊給孩子們上了一堂道德禮儀教育課;大學生村官邵勤為幸福、雅宅、移民小康等村上安全教育講座,宣傳了游泳及溺水救護知識及交通安全知識。
“春泥計劃”的開展使孩子們在活動中同享友誼,共享快樂,從而促進孩子們之間的溝通交流,增強他們的集體觀念,培養他們開朗的性格和健康人格。
今年,幸福村通過浙師大志愿者牽線搭橋,邀請到贊比亞、幾內亞、阿富汗和柬埔寨的社工志愿者給孩子們上課,和孩子們一起做游戲!按耗嘤媱潯痹谇鬟@塊熱土上生根發芽、遍地開花。
沙畈
7月以來,金職院的青年志愿者深入沙畈鄉各村,開展了為期一周的綠色環保、文化支教活動;顒悠陂g,志愿者或一對一的進行暑期作業輔導,或開展暑假安全知識教育,并以“我的中國夢”為主題,開展“親子”同心用畫筆勾畫夢想藍圖的家庭活動,志愿者用自己的小小善舉在山區兒童心里播下了愛文化、愛父母、愛祖國的大愛種子。
在開展“春泥計劃”過程中,各村因地制宜,各顯春秋。山腳村開展的“夸夸我家鄉”演講活動,讓孩子們自己挖掘家鄉的美好,讓每個孩子都成為美麗山村的宣傳大使;芝肚坑村組織村里的青少年到銀坑村參觀粟裕故居,并邀請革命前輩講述抗日故事,讓孩子在“走、觀、聽”中形象生動地感受紅色愛國主義教育;石宮村組織青少年參觀石宮生態農莊,體驗農家樂項目,并讓孩子們跟老師學習果園的管理,在田園中得到知識和樂趣。這些活動精彩紛呈、寓教于樂,不僅充實了孩子們的暑期生活,也活躍了山村的文化氛圍,促進了家庭和睦、社會和諧。
塔石
塔石鄉上塔石村是該鄉開展“春泥計劃”活動的典型村,從09年第一批起動以來,每年寒暑假都組織開展婺劇表演、書畫、象棋和國學教育等形式多樣的活動,每年開展各類活動不少于40次,參加人數共計1200人以上。同時,結合大學生假期實踐活動,開展“春泥計劃”創新,為其他村的“春泥計劃”起到榜樣的作用。
今年,該鄉啟動了15個“春泥計劃”實施村,各村成立了工作領導小組,村書記或村主任擔任領導小組組長,村關工委具體負責,老年協會協助活動。塔石鄉邀請退休或在職教師為教育顧問,邀請村里退休教師、干部和文藝愛好者作為輔導員,做到學校、家庭、社會相結合的教育方式。
同時,塔石鄉充分利用大茗村交椅山紅軍標語是紅色革命傳統教育基地、上陽古村落有明清徽派建筑保存完好的古建筑,珊瑚的古樹群擁有種類較多的珍稀樹種這些場所,讓孩子們增長課外知識,同時又能做到與課本知識相結合。
湯溪
“我的全家福是和爸爸媽媽一起吃年夜飯”,“我和爸爸一起去水上樂園的照片就是我的全家!薄7月14日,“同心織夢”的主題支教點湯溪鎮黃堂村,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全家福繪畫比賽,孩子們都積極踴躍地舉手,與大家分享自己的幸福時光。這是湯溪鎮借助市知聯會“同心·知聯服務基地”平臺,每年組織浙師大實踐隊在湯溪開展針對農村未成年人的支教活動。
今年,浙師大學生實踐隊根據該鎮各村的特色,開展了以“同心織夢”、“詩韻婺語”、“生態湯溪”為三大主題特色的“春泥計劃”教學活動。同時,通過重點村的輻射帶動,吸引周邊村參與,達到資源共享、共同參與、共同提高的目的。
湯溪鎮不斷探索和完善“春泥計劃”活動。該鎮的“五老”是一個非常優秀的團隊,人才資源豐富,特別是退休教師,他們積極投入“春泥計劃”活動,擔任各村教育顧問,組織開會研究,討論制定方案,完成教育顧問職責。今年,該鎮又利用5個列入文化禮堂建設實踐點的村,開展傳承民俗文化教育等活動,讓孩子們了解村史,感受本村面貌變化等。同時,湯溪鎮加強與結對文明單位的聯系,前宅村是豐子愷祖籍地,其結對單位是金師附小,不僅給予資金支持,經常贈送適合兒童閱讀的書刊,而且在未成年人教育方面給予指導。
2009年以來,在上級部門的指導下,湯溪鎮積極開展“春泥計劃”活動,目前全鎮有57個村實施了“春泥計劃”,覆蓋率達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