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在人們心中,教師是很神圣的職業,他們高高在上,站在三尺講臺上,教授著知識。但近年來,隨著國學經典教育,感恩教育等教育內容的不斷充實,各地教育模式的不斷創新,教育工作越來越接地氣,教師的形象也變得親民,更注重與孩子心與心的交流。
在婺城,一種溫暖的教育氛圍正在悄然形成。學校致力于把校園打造成學生喜歡的大家庭,老師們也轉變身份,當起了學生們的大家長,包容學生,了解學生,走進學生們的世界跟他們一起成長。這是婺城教育順應潮流的起步,也是新的教育方式的嘗試和探索。
開學了,我們滿心歡喜
9月伊始,是開學的日子。為了迎接新生的到來和老生的回校,學校都紛紛舉辦了開學典禮。不過在各校的開學典禮上,有些東西在發生著變化。
依稀記得,開學典禮總是一個套路,大家在操場上集合,聽校長說開學寄語。近幾年來,這個模式似乎在慢慢地被打破,各校的開學典禮開始變得形式多樣,靈活有趣。
9月6日,是青春小學舉行開學典禮的日子。這天,青春小學的操場披上了一層亮麗的外衣,各種顏色的飛機從學生手中起飛,在天空回旋,然后華麗的落在操場上。原來,這是學校在開學典禮上設計的“放飛夢想”活動,1000余名學生手拿七彩紙飛機,在《我的未來不是夢》的歌聲中,一齊把夢想飛向天空!拔业娘w機飛的最高了!”一名四年級的學生自豪地說:“上學還可以玩飛機,覺得學校變的有趣了,老師讓我們把夢想都寫在了飛機上,飛機飛向了天空,我也會努力地去實現我的夢想!
在環城小學,教學樓上掛著的一條橫幅引起了人們的注意,上面寫著:開學了,我們滿心歡喜。窩心的標語打破了傳統橫幅上“歡迎同學回校”的生硬,“好像在跟我們說學校和學生是一體的,大家一起迎接開學,一起迎來歡笑!币晃患议L說道:“報到的時候,首先迎接我們的不是課程表和書本,而是優雅的琴聲,有一名學生在學校大廳里彈鋼琴,很多人都被吸引了,氣氛很溫馨,學校也有了家的感覺。”
這兩所學校只是婺城教育模式的縮影,還有更多的學校也在逐漸的轉變著,教育是溫暖的,用溫暖來教育學生,這也許會結出更豐碩的教育果實。
老師,如果您能早點來就好了
其實,教育的溫暖不僅在于和學生心貼心的相處,更重要的意義在于讓每個孩子都能享受到優質的教育。
婺城區教育局每年都會委派老師去山區學校支教,目的是為了促進教育均衡,將好的師資,先進的教育理念帶到山區學校,讓那里的孩子也能享受和城里孩子一樣的教育條件。
“這里的孩子們很懂事,上課遵守紀律,雖然學習環境比較艱苦,但是個個都很認真學習!边@是在莘畈小學支教教師錢鶯的體會,“在我支教的一年,我一直被感動著!
在上課時,錢鶯的講臺上時常會有兩顆紅棗、一個橘子、幾顆糖,不用說這都是孩子們的心意;莘畈的很多老人遠遠的看到她,都會喊一聲錢老師,“后來我才知道好幾個都是班里孩子的爺爺奶奶,他們跟我說,孩子能碰到你真是幸運,你要是早點來就更好了!睂τ谥Ы痰娜兆,錢鶯充滿了回憶。
“錢老師帶的畢業班成績進步很快,學生和家長都非常喜歡她!痹奉残W校長夏勝華這樣評價支教的教師,“去年,學校來了兩位支教老師,在她們的幫助下,學校有了新的突破,不僅成績有了進步,編排的文藝節目還獲得了一等獎,這是山區學校從沒有獲得過的榮譽!
學校有新的突破,最得益的莫過于孩子們了,他們會變得更自信,和老師一起努力的過程也將變成師生之間的最溫暖的回憶。師生之間靠的更近了,教育的溫度正在慢慢上升。
今年,我們的校長換人了
新的學年,不僅開學典禮發生了變化,一些學校的校長也發生了改變。婺城區打通了校級領導交流和教師輪崗的各個通道,讓流動變得更為靈活和順暢,這一舉措將打破學校管理者固有思路,體驗不同學校的教育特點,了解不同地方的學生需求,讓教育更貼合實際,更有溫度,為進一步做好教育均衡奠定基礎。
“這個學期,我被調到長山小學擔任校長,轉變了工作環境,工作思路也要進行調整,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我去更新觀念,尋找新的管理方法。”夏勝華原本是莘畈小學校長,這學期,他將擔任長山小學校長,開學不久,他就調整好了管理思路,他說,和莘畈小學不一樣的是,長山小學的師資力量比較充足,首先要做的是,提升教師素質,培養學生特色,走出一條學校特色教育路線。
今年,婺城區教育開展中小學校長、教師輪崗交流工作,打通教育局機關和學校間的界限,有3名局機關工作人員分別到環城二小、安地中小學、育才小學擔任校長,同時抽調3名中小學校長到局機關中層崗位任職;打通了市區學校、農村學校校長教師輪崗的界限,從市區優秀骨干教師到農村學校、薄弱學校色及農村大規模學校優秀骨干教師到山區小規模學校擔任校級領導開始做起;打通了初中、小學間校長教師輪崗交流的界限,把部分初中教師交流到小學,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小學師資緊張的狀況,也讓初中、小學間的教育、教學、管理等方面的方法、理念得到一些交流。
“當然,校長教師輪崗交流只是一種嘗試,我們也將根據我區中小學的實際情況,著力構建科學、規范、有序的義務教育學校校長教師的交流機制!苯逃秩耸驴坪绲摫硎尽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