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城最美政法干警系列報道
![]() |
迎面走來的應廉福有著犀利堅毅的目光,挺得筆直的背脊,干練利落的講話方式……無一不散發著軍人的氣質。從一名優秀的軍人,到一名公正的司法人員,應廉福的一生書寫了兩個大字“紀律”。
有人說,應廉福的名字取得好,“廉”是清廉,“福”是福氣,如今的他正懷揣著對檢察事業深沉的執著、無悔的追求做著對得起自己名字的事。
1從軍多年練就鋼鐵一般的性格
應廉福是永康人,父母都是普通農民,他還有3個哥哥,從小品學兼優。應廉福15歲初中畢業時,還沒恢復高考,實行的是推薦式上高中,推薦名額是十分寶貴的。應廉福的1個哥哥已經占了1個推薦名額,為了把機會讓給別家孩子,雖然應廉福的成績很好,但也無緣書香,只能無奈在家種了兩年田,后又到武義打小工。
1977年,由于文化大革命的沖擊而中斷了十年的中國高考制度得以恢復,中國由此重新迎來了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春天。當時應廉福被推薦上高中的同學中有幾個考上了大學,得知消息的父親從永康趕到武義,找到他,問道:“你跟這些考上大學的同學成績誰好?”應廉福想了一會兒說:“差不多吧。”父親接過了他手中的鋤頭,說:“那你也去考考看吧!”有了父親的支持,在復習了一年后,應廉福憑借自己的能力考上了高中,之后成為了村里的第一個大學生。
應廉福從溫州師范學院畢業是1985年,時值中越邊境軍事沖突,爆發戰爭,他有很多高中同學都熱血入伍參軍,甚至被派往一線。當時血氣方剛的老應毅然選擇投筆從戎,軍綠色的軍裝上身,就有一種光榮感油然而生。高強度的訓練,艱苦的部隊生活并沒有讓應廉福打退堂鼓,反而練就了他不認輸的鋼鐵般性格,為了能上前線,他還曾寫血書請愿。
當上排長后,應廉福在做戰士們思想工作上下苦功夫,維護了隊伍的穩定,調動了士兵們的積極性。問起秘訣,應廉福強調“尊重”二字,“在生活中、訓練中發現士兵的長處,以肯定表揚為主,多跟這些血氣方剛的戰友們談談人生,談談理想。”這給他日后的自偵辦案積累不少經驗。
應廉福帶隊在南京打靶實彈訓練時還發生過一個小插曲,訓練用的投射炮彈采用的是瞬間引信,這種炮彈在投出后一觸障礙物就爆炸,結果炮彈不知什么原因,剛射出就在空中爆炸了,炮彈的碎片四飛,致使一位副連長臀部受傷,一名戰士腳后跟被削掉,腳筋被挑斷。協調處理善后的棘手工作交給了應廉福,他沒有推脫,而是主動找到受傷戰士的家人,將情況如實告知,以誠懇的態度與他們建立了溝通關系,圓滿完成了任務。
后任連指導員,在任期間獲優秀政工干部稱號,所帶的連對榮獲標兵連隊稱號。1996年任營教導員后,應廉福曾參與“98抗洪”,指揮部隊協力填補了在江西九江的洪水缺口,挽救了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而老百姓在危難時刻團結在一起的精神和信念也感動了應廉福,堅定了要為人民服務,為百姓分憂的決心。
2年近40轉業成為一名檢察新兵
2000年,應廉福從部隊轉業到婺城區檢察院時,已經37歲。在部隊,他是營黨委書記、營教導員,常常一開口面對的就是手下400多號訓練有素的兵,而如今,初到檢察院,他只是在監獄檢察室的工作人員,事業從零點開始,這個落差不僅旁人覺得大,連心理素質很好的應廉福自己起初也覺得有點難以接受。但他表面不在乎,心里卻在暗暗努力,不斷督促自己重新學習。監獄檢察室工作主要監督獄警有無怠工瀆職,甚至體罰囚犯的行為,要求文明執法。“監獄其實就是一個被限制了自由的部隊,要尊重維護囚犯的基本權利。”
2002年9月,正式到反貪局任書記員,缺少法律專業知識,業務技能也要從最基本的學起,反貪工作的艱辛讓這個年近40歲的檢察“新兵”始料未及。一上案子就是“白+黑”、“五加二”的連續奮戰,但應廉福憑借著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心,全力投入到辦公工作中去,潛心研究偵查工作的規律和特點,學習摸索和積累經驗,也許是軍人的特質和天生的自偵好材料,在極短的時間內,應廉福就成為了自偵辦案的業務骨干。
在辦案過程中,應廉福的求知欲也在不斷增長,盡管他已經花大力氣惡補法律知識,但總覺得不夠系統,“只有知識的積累,才能讓這張嘴皮子動的更有‘底氣’。”2008年,應廉福決定備戰國家司法考試。但那一年工作繁重,又正逢兒子高考,應廉福的成績離分數線只差4分,很多人都為他遺憾,他倒拿著成績單傻樂:“原來這個‘天下第一考’也沒有大家說的那么難嘛,來年我一定要努力把這個考試拿下!”
第二年,應廉福早早就制定了學習目標和策略,在繁忙的工作中見縫插針地擠時間全心投入學習,幾乎沒有了個人娛樂生活,醒著的時候要么是在辦案,要么就是在看書,工作的關系使得他沒有時間參加司考培訓,只能自學,或通過在網上聽課,不斷地做真題,復習得十分用功。考試成績出來后,應廉福以高出分數線32分的高分順利通過了考試,其中刑法卷滿分才150分,他得了126分,如此的高分讓不少年輕干警都十分佩服。而對法律的系統學習也讓應廉福的執法理念有了轉變,“法律是我們的工作根基,以理服人,以法服人,才能做到公正公平。”
3 “與犯罪嫌疑人斗智斗勇,其樂無窮”
應廉福自偵辦案有一手,雷厲風行的辦案風格讓同事們直呼:“就像老鷹一樣。”用他自己的話來說是:“與犯罪嫌疑人斗智斗勇,其樂無窮。”他認為,自偵辦案,首先要站在公正的角度上,不僅要維護司法公正,也要保護犯罪嫌疑人的基本權益。
長期工作在辦案一線,在明確了從受案、初查、偵查、偵查終結等自偵案件辦理各個環節的工作內容及具體責任后,應廉福有了一套自己的辦案方法,“自偵辦案可是個細活。”在受案之后,要根據不同的案情、不同的對象來進行初查,必須在掌握全面詳細的資料證據后才能行使傳喚權力。傳喚了犯罪嫌疑人后怎么談?從哪里切入開始談?這些都需要經過仔細衡量。應廉福說:“我們要對自己所說的每一句話都深思熟慮,這些話說出去要讓對方有所反應,并保持120分的注意力,根據犯罪嫌疑人的行為或話語判斷是畏罪心理或僥幸心理等等,從而達到最終目的:讓他講實話。”
“要說起自偵辦案的經驗,我可以說上三天三夜,”應廉福說:“這其中不變的原則就是初查時做好功課,審訊時要因人而異,靈活多變。”多年來,他不畏艱難、迎難而上的精神,以及在突破案件僵局上的獨到謀略,讓他得到了“同行”們的肯定,原婺城區檢察院副檢察長、現義烏市檢察院檢察長彭中曾這樣說起應廉福:“看他審訊時一步步突破口供,我們常常在監控室里把手都拍紅了。”
據統計,自偵辦案13年,應廉福主辦和參與查處了各類職務犯罪案件37件42人,其中大案26件28人,科級領導干部貪污賄賂要案19件19人,為國家挽回經濟損失200余萬元。
4致力“傳幫帶”壯大自偵隊伍
婺城區檢察院檢察長徐洪彬經常說:“反貪、反瀆是檢察院的兩個拳頭,要打得出打得硬靠得就是我們的隊伍力量,好隊伍要靠帶,現在我們院35歲以下的青年干警占了總人數的近一半,雖然年輕人好學熱情,但缺少經驗,老應是辦案的一把好手,也是‘傳幫帶’的好老師。”
要做檢察院里“傳幫帶”的典型,應廉福首先從自身入手,做好新人的榜樣,精心參與每個初查預案的制定,加班突擊,他總是工作、戰斗在第一線,常常被市檢察院抽調辦理多起疑難案件,以實戰能力在全市自偵線上取得了很好的口碑。
再者,他不斷把自己的辦案技巧傳授給年輕的干警。受案之后,先把案子給新人,問他:“你打算怎么查?從哪里開始查?查什么?”在面授機宜,指導審訊要領和突破心得后,他鼓勵新人獨立審訊,自己在監控室里觀察,事后再進行指導。現在,多名優秀的自偵年輕干警都從他那里得到了寶貴的工作經驗,從而走上了中層副職的崗位。
“我現在正在做一件十分有意義的事。”應廉福得意地說。他正在整理自己這些年來在反貪、反瀆工作過程中的線索經營、找人、搜查、取證、審訊等方面的經驗做法,整理成冊,以供年輕干警學習使用。
5 “對家人,我只能說‘感謝!感謝!’”
辦案的時候,應廉福是個嚴謹又嚴肅的人,生活中卻是幽默又豁達,走起路來也是獵獵生風,被同事們善意地形容為“朝氣蓬勃的老頑童”,他說:“一上案子我整個人就很亢奮和較真,而在生活中,我更愿意用樂觀的心態去交朋友,經營我的家庭。”
應廉福的辦公室被隔成兩個空間,一間作辦公用,一間內放置著簡單的木板床和薄棉被,用于休息,因為連軸轉的工作情況,連日沒有時間回家,住在辦公室的情況經常發生。在部隊的時候,與妻子孩子過得是“牛郎織女”般的生活,如今轉業在同一個城市,卻還是常常因為工作不著家,每每想到這些,應廉福心里總是充滿了愧疚和感激:“要是沒有家人的支持,我也不會有今天,對家人,我只能說上一遍又一遍的‘感謝’。”
20多年相濡以沫,妻子無悔地默默付出,而如今兒子也已大學畢業,對父親也沒有絲毫抱怨:“我的父親是維護正義的檢察官,他是我心中的英雄。”
在檢察院的工作,有苦澀也有歡笑,有失落也有成就,但應廉福心中那顆追求公正正義的心一直沒有變,“這是我熱愛的事業,我一定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把這份工作做好!”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