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先回升后平穩,農業升級步伐加快,旅游業、信息產業迅猛發展,外貿出口保持高速增長
今年以來,面對錯綜復雜的經濟發展環境,全區上下緊緊圍繞全面加快“兩富”現代化都市核心區建設工作目標,深入開展“經濟轉型提升年”、“有效投入提升年”和“城鄉建設提升年”活動,千方百計破除制約,全力以赴克難攻堅,全區經濟實現平穩較快發展。
前三季度全區實現區屬生產總值191.91億元,增長8.7%。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10.35億元,增長3.4%;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67.54億元,增長9.9%;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114.02億元,增長8.4%。1~11月實現區級財政收入8.1億元,增長15.4%。今年來我區經濟運行呈現以下特點:
(一)工業回升勢頭減緩,企業效益逐步好轉
全區規上工業呈現“先回升后平走”的態勢,一季度規上工業產值增長16.2%,二季度增長11.1%,三季度增長11%,1~11月全區規模以上工業實現總產值183.4億元,增長10.2%(預計全年完成200億元左右)。實現工業增加值33.9億元,同比上升10.9%,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2個百分點。銷售產值174.5億元,同比增長8.5%;工業產品出口交貨值36.1億元,同比增長9.7%。企業轉型升級能力穩步提升。新產品產值72億元,同比增長28.3%;從輕重工業上看,輕工業增速快于重工業。重工業產值完成110.9億元,增長7.9%,輕工業完成產值72.5億元,增長13.9%。分行業看,紡織服裝行業今年行情較好,其中億元以上企業目前產值增速幾乎都在20%以上,致使全行業產值增長21.1%;食品行業由于采云間與菜籃子兩家企業的高速拉動,致使全行業增長9.6%;建材行業受產品價格影響,1~11月產值有所回升;汽摩配、醫藥化工等行業產值雖然有所下降,但下降幅度不大。企業效益開始好轉,盈利能力也呈現逐月回升態勢。
(二)農業生產形勢良好,轉型升級步伐加快
前三季度,我區實現農業總產值17.9億元,同比增長3.9%,增幅居全市首位。糧食生產穩定增長。今年全區糧食作物播種面積346824畝,油菜籽播種面積57767畝,單季晚稻高產攻關田最高畝產達967公斤,創造了我市單季晚稻高產新紀錄。兩區建設穩步推進。投入資金2900萬元,建成糧食生產功能區25個,1.83萬畝。現代農業園區建設投入7500余萬元,安地桂花主導產業示范區、白龍橋生豬精品園和羅埠中華鱉精品園通過省驗收,蔣堂奶牛、蔣堂茶葉2個精品園通過市驗收。畜牧業生產穩步發展。生豬、牛的出欄率和存欄率都有所上升;家禽出欄243.3萬羽,存欄152.4萬羽。
(三)消費需求回升較緩,信息產業勢頭良好
消費需求回升較緩。1~11月份,全區限上社會消費品零售額152億元,增長5.3%;分行業看,限上批發零售業150.3億元,增長5.8%,限上住宿餐飲業1.7億元,下降25.4%。旅游發展勢頭迅猛。今年1~11月,全區共接待游客248.5萬人次,同比上升21.6%,其中入境游客6.2萬人次,同比增長17%。其中雙龍風景區共接待境內外游客82萬人次,增長6%;仙源湖旅游度假區接待游客46.3萬人次,增長13.4%。信息產業加快發展。截至2013年11月底,浙中信息產業園入園企業達158家,其中新增企業31家,淘汰離園22家,預計園區全年交易額突破15億元,增長50%;完成投資額5338萬元;招商引資引進項目到位資金9000萬,其中浙(婺)商回歸引進資金3250萬元。北辰電商基地已引進78家以實物交易為主的電子商務企業,預計全年營業額突破12億元,其中今年新增企業43家。
(四)投資增速趨向平緩,重點項目扎實推進
投資增速趨向平緩。今年以來,我區投資保持平穩增長,三個季度增幅分別為28.1%、23.6%、21.1%,從高到低逐漸趨于平緩的一個走勢。1~11月,全區完成固定資產投資98.6億元,同比增長18.6%。重點項目建設穩步實施。1~11月12個省級重點項目完成投資14.3億元,完成年度計劃的216.7%。36個市級重點項目完成投資26.5億元,完成年度計劃的158.2%。65個區重點建設項目完成投資40.2億元,完成年度計劃的138.4%。
(五)外貿出口保持高速,招商引資取得成效
外貿進出口持續較快增長。1~10月份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9.49億美元,同比增長46.1%,其中出口8.98億美元,同比增長44.7%,進口5109萬美元,同比增長75.9%。招商引資取得明顯成效。今年以來,我區進一步優化投資環境,創新招商引資機制和方式,積極參與招商引資洽談會,加大招商引資力度。1~11月,全區引進內資41.97億元,完成年度目標的99.9%,浙婺商回歸16.76億元,完成年度目標98.6%。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