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語兩會,期盼明天會更好,讓我們記錄下來自基層群眾的聲音和愿景
人物:朱延義,婺城區“五老”關愛標兵
兩會愿景:退休至今已經幾十年,我從大學教師的崗位上退休后,就加入到了社區關心下一代工作志愿者隊伍。退休以后干什么,是大部分老年人面臨的問題。我選擇了服務青少年兒童,為他們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希望自己活到老、學到老、服務到老。我認為,青少年的健康成長關系未來國家建設。
讓每一個少年兒童獲得陽光,充滿快樂,需要我們這些志愿者們付出艱辛的努力,也需要更多的人加入到這支隊伍。我希望兩會能夠繼續關注青少年兒童的健康成長,通過整合社會資源,設計更多的載體,使青少年兒童陽光生活,快樂成長。
人物:李愛紅,青春路社區黨委書記
兩會愿景:宜居的小區環境是每一個社區居民期盼的。這幾年,金華提出創建精品城市建設,城市街頭巷尾、小區花壇綠化,也正發生著深刻變化。
隨著城市居民對環境質量的期望越來越高,如何有效推進小區環境綜合整治,加快老舊小區改造力度,已經成為社區居民普遍關心的問題。
青春小區是金華市區開發較早的居民小區之一,大部分是單位的房改房,小區在早期設計建設時,標準低、配套不齊全、設施過時老化、管理不善,已嚴重影響居民的生活質量和金華的城市形象。
我希望兩會更多地關注老舊小區的改造問題,加大投資力度,由政府牽頭負責推進,明確老舊小區基礎設施改造主體,爭取讓居民滿意。
人物:郭瑋,旌孝街社區黨委副書記
兩會愿景:從事社區工作多年來,每天我都會和小區居民聊聊天,拉拉家常。在市區的老舊小區,居住的大多是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他們反映最多的就是看病問題,老人頭痛感冒或者患有慢病的,出行不便,這給大家帶來很多麻煩。而這幾年,政府在醫療上的投入很大,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很好地發揮了為社區居民提供衛生保健、預防等作用,這讓老百姓覺得很方便。
希望兩會過后,政府更多地關注社區醫療衛生,讓社區居民在家門口享受“家庭醫生”的服務,同時,希望醫保制度能夠更加完善,報銷范圍更靈活,最大程度減輕病人的經濟壓力,還希望政府能夠加強對健康知識、醫療常識的普及,更好地惠及社區居民。
人物:方麗,桃園社區工作人員
兩會愿景:因為做社區城市管理工作,所以,我平時總喜歡繞著小區走走看看,城市社區環境變美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質量就提高了。打造美麗家園,建設精品城市,需要我們的共同努力。作為一名社區工作者,我不僅要帶頭大力倡導志愿行動,從我做起,爭當志愿服務的表率,引導全社會共同參與城市建設;更要帶頭參加義務行動,清理衛生死角,美化生活環境,為我們的家,為美麗城市建設,奉上一份力量!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