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城區“兩會”掠影
“兩會”年年開,今年大不同。在“兩會”開始前,一切都靜悄悄,不像往年那樣大張旗鼓。記者發現,今年的盛會,繼續著去年的簡樸之風,既沒有警車封車堵路,更沒有氣球、彩虹門、紅地毯、鮮花,沒有標語、橫幅,一切都在悄無聲息地進行中,處處體現著簡潔、樸素、務實的清新會風。嚴寒難擋委員們參會的熱情,盡管大會規定的報到時間是下午1時,但部分委員早早地就趕到了報到現場,人人穿戴整齊,個個精神抖擻。在報到現場,工作人員登記、發證、取資料,每一個步驟都一絲不茍,有條不紊地忙碌著,整個大廳洋溢著一派民主和諧、參政議政的熱烈氣氛。委員們笑語盈盈,有的互致問候,暢談一年來我區發展變化;有的迫不及待地將領到的出席證仔細地佩戴在胸前;有的聚在一起,對社會熱點問題展開討論;還有的商議著如何在會上建言獻策……一張張堅定的臉龐,一幕幕忙碌的場面,那自信的話語、穩健的步伐、忙碌的身影,讓每個人都感受到激情滿懷,讓記者感受到政協委員的神圣職責,也在下雪的天氣里感受到了春天的溫暖。
一條建議,就代表一個群體的聲音,人民的代表就是這些聲音的傳遞者。在代表報到當天的采訪中,記者總能聽到代表們就經濟轉型升級、養老、教育、交通、醫療、節能減排等社會熱點問題展開討論。“兩會”期間,代表們將在建言獻策中把他們的調研、群眾期望與幸福婺城連線。通過這些溫暖的連線,讓社會觸摸到婺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發展脈動,一起為加快建設幸福婺城出謀劃策,添磚加瓦。
每年“兩會”都有些可喜變化。從逐步減少交通管制,減少空話套話,到今年簡樸辦會、“無煙會場”,會務在變,形式在變,更重要的是,會場上下的認識也在變——
會場外,民意紛紛搭載“微博”、“微信”直通車駛向“兩會”。越來越多的百姓把“兩會”看成能為他們辦事、能為他們解困的渠道。討論的會場上,“一團和氣”的場景越來越少見,“爭鋒相對”的場面越來越普遍。代表委員履行憲法和法律賦予的神圣職責,人民代表真正在代表民意,在觀點的激蕩中,共識越辯越明。
今年,婺城區政協還召開了“推進‘五水共治’,建設美麗婺城”、 “構筑發展新平臺,激發活力促趕超”等專題協商會,委員們圍繞主題展開了熱烈討論。
變,讓人期待,有些不變的,更值得一提。多年下來,時代在變,社會在變,委員們代表們唯一不變的,是“民生分量重千鈞”這份沉甸甸的責任。
區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2013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區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區人大、區政協的監督支持下,區政府緊緊團結和依靠全區人民,牢牢把握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以經濟轉型提升年、有效投入提升年、城鄉建設提升年為抓手,認真執行區八屆人大二次會議決議,凝心聚力、克難攻堅、埋頭苦干,較好地完成了各項目標任務。全區實現區屬地區生產總值264.3億元,增長8.9%;財政總收入33.1億元,其中區級財政收入8.8億元,增長15.2%;實現工業總產值397.9億元,增長11.5%,其中規模以上企業實現產值202.5億元,增長8.2%;固定資產投資112.9億元,增長20.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42.1億元,增長12.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377元,增長9.6%,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573元,增長10.8%。一年來,婺城區綜合實力明顯增強,園區呈現蓬勃生機,發展活力持續增強,區域發展更趨協調,城鄉環境不斷優化,社會保持和諧穩定,同時,政府自身建設不斷加強。
報告指出,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開局之年,也是我區加速轉型的關鍵之年。新的一年,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也面臨著不斷變化的形勢與挑戰,全區上下必須在防范風險中把握機遇,在保持增勢中調整結構,在參與競爭中全面提升,堅定信心,克難攻堅,變不利為有利,變被動為主動,變壓力為動力,推動各項工作再上新臺階。圍繞目標任務,要堅定不移地以推進改革開放為強大動力,堅定不移地以建設生態文明為長遠大計,堅定不移地以加快轉型升級為核心任務,堅定不移地以改善民生福祉為重要使命,緊緊依靠全區人民,同心同德、銳意進取、克難攻堅,奮力推進“兩富”現代化婺城建設,不斷譜寫婺城人民生活新篇章!
![]() |
![]() |
![]() |
![]() |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