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水通南國三千里,氣壓江城十四州”的婺州大地山水相融、因水而名、因水而靈。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現在婺州的水精靈們卻鬧著“脾氣”。
自從省委、省政府作出全面推進治污水、防洪水、排澇水、保供水、抓節水的“五水共治”重大決策以來,這4個字已然成為婺城乃至整個金華改善城市的最強音。
今年年初以來,婺城公安充分發揮職能優勢,主動作為,根據上級公安機關工作要求,第一時間開展實地調研、掌握情況,建立落實“河道警長制”,將全區20個鄉鎮(街道)共10條河流按區域劃分為22個河段,確定了9名局領導、18名派出所所長、26名管區民警分別為縣級、鄉鎮級和村級“河道警長”,一支人數眾多的隊伍在細化的責任分工中逐步成型,一場空前巨大的治水行動正在緊張有序地進行中。截至目前,已依法打擊水環境污染犯罪1起,采取刑事強制措施2人,常態護水巡邏30余次,參與打撈河道垃圾等活動10余場,有效保護和改善婺城百姓的用水安全。
在婺城區乾西派出所轄區,有一條長約15公里的長湖,當地百姓都稱之為“十里長湖”。在過去,長湖水清如鏡,風景優美,有“水閣上陳”之說,被金華市列為“重點保護淡水湖”。然而近年來卻不堪承受工業文明所帶來的“切膚之痛”。河面上漂浮著各式各樣的生活垃圾,惡臭熏天。沿線工業園區內大大小小的排污口,將湖水染得“五光十色”,連溪兩岸的植物都無法存活,枯草連片,因秀美而得名的長湖水一度被當地人稱為“陰溝水”。
“現在的長湖水終于在一點點恢復原來的面貌,我們有盼頭啦!”2月19日,筆者“慕名”走進乾西鄉,最先感受到的就是長湖沿線村民無法掩飾的喜悅心情,如今十里長湖已被兩米多高的施工墻緊緊包圍,“叮叮當當”施工聲不絕于耳,竹排扁舟在水中來回穿梭……鄉里的一位村民告訴筆者,長湖的污染問題經媒體曝光后,公安、環保等部門都非常重視。那些污染嚴重的工廠排查出來后,有些已被責令停產了。“這次政府相當關注,整治速度快,成效顯著,村民們都很欣慰,還看到河道警長為此勞心勞力,有了鐵腕的打擊做保障,好、好、真的好啊。”
乾西派出所所長柯志強就是長湖的河道警長,他表示這個“河道警長”不單是一個新頭銜那么簡單,更是一份深深地責任。“如果沒有改造好這一汪清水,就是我的失職!”從他的話中,我們聽到的是公安機關所有河道警長的決心和魄力。
“河道警長制”是公安機關為服務“五水共治”行動而量身定制的,是深入推進全區水環境治理的基礎性工作機制。重拳打擊涉水違法犯罪、開展治水聯動處置工作、加強巡防力度,是“河道警長”的主要工作。作為該項工作的第一責任人,警長們將加強對轄區主要河道的巡邏、守候,及時發現盜竊或破壞治污、排水、供水設備等違法犯罪行為。
古有大禹治水,今有五水共治。治水,從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
雖然難,也要知難而進,迎難而上。
相信在“河道警長”的保駕護航下,“浙中水鄉”的水定會更清、更藍、更美麗!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