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從種自家田到耕他人田到東北種田 從吃飽飯到吃好飯再到吃出健康
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過渡中,創新,曾是許多農民距而遠之的概念。而在湯溪,卻有這么一個小伙子,從靠天吃飯到設施農業,從農耕文明到機械化作業,在傳統農業的變革之路上,他始終走在時代的尖端,以其樸實和敢想敢做的精神,開辟了一條全新的現代農業之路,探索創建了獨特的“群飛模式”,成為浙江農民創業創新的典范。他,就是浙江康時代農業發展有限
淘汰牛耕用機作,普通農機手成了全國種糧高手
豐群飛出生于湯溪鎮一戶普通的農家,貧苦的角色設定,讓他沒有過多的選擇機會。10多歲時,小學畢業的豐群飛就開始跟隨父親下地耕種。
當時的農業,還引用最原始的牛耕或者人工挖地,效率很低,每天一頭牛頂多能耕作2畝地,一天下來牛累、人也累,如果單憑人工挖地,效率更低,一人每天半畝都挖不完。豐群飛家里六口人,除了弟弟妹妹上學之外,其他四人都忙于干農活,但即便如此,一家人的生活依舊過得十分拮據。
不甘心誠服命運的安排,又無法改變現狀,年輕的豐群飛總覺得有一口氣郁結在胸口,他在等待一個時機,破繭成蝶。
這樣的機遇很快向他走來。1996年,幾十臺拖拉機被拖到了村道上,看著眼前陌生的大家伙,聽聞它神奇的功能和令人咋舌的天價,很多農民都望而卻步。但豐群飛卻眼前一亮!八膫人干活還養不活一個家,這樣的效率太低了,如果有一臺拖拉機,這么點農活兩個人就能干好,農閑時候還可以跑跑運輸!
起初,豐群飛的想法并未得到家人的支持!耙慌_全新的拖拉機7000多元,全家一輩子都沒見過這么多錢。”但憑借年輕人的闖勁,21歲的豐群飛楞是說服了家人。“全新的買不起,就買個二手的,只要機器好,新舊無所謂。”東拼西湊,他們家花費1700來元錢購買了村里第一臺手扶拖拉機,豐群飛從此開始了農機手生涯。
“點燈不用油,耕地不用牛”,用拖拉機代替人工和牛耕地,豐群飛深刻感受到機械化帶來的高效率。2000年,當周邊農民還普遍采用手工方式收割稻谷的時候,他又貸款買了收割機,初步實現了種植機械化。
豐群飛向現代農業的大膽躍進讓他的生活發生了質的轉變,2003年,原本在村子里最為貧窮的他們,蓋起了三層小洋樓,成為眾人眼中艷羨的榜樣。越來越多思想閉塞的村民開始上門向他討要“致富經”。
2004年,省里出臺了發展農業專業合作社的政策。在這個“機器代人”的重要時期,豐群飛再次抓準了機遇,他聯合了一批農機服務戶、糧食種植大戶,購置了兩臺大型聯合收割機、一臺大型耕作拖拉機和三臺小型手扶拖拉機,成立了金華市群飛農機服務合作社。
到2008年,5年間,合作社從最初成立的資產19.4萬元,猛增到了358.5萬元,整整增加了18倍,在被人們稱為“發不了財”的糧食生產領域創造了一個不小的奇跡。2008年,“群飛”更名為金華市糧油機械化合作社,形成了“承包14個行政村的近5000畝土地,帶動1500戶農戶種糧”的規模。
合作社的成功,為豐群飛和他的社員們打開了大面積糧食生產,走高產﹑優質﹑高效﹑生態的現代化農業大門。豐群飛也一躍成為婺城乃至浙江省內有名的種糧大戶。
走出金華闖關東,“種糧版圖”拼到大東北
2008年,稻谷市場跌入低谷,很多米廠瀕臨倒閉,豐群飛卻在這最不景氣的情況下選擇入市。他堅信,有機械化的支撐,自己一定能扭轉乾坤。
很快,投資180余萬元的米廠在湯溪鎮扎穩了腳跟。第一年,豐群飛以低價銷售的方式在行業中順利存活了下來,“機器都是我們自己的,節省了成本,別人一斤稻米賣1.28元,我可以賣1.25元,質量一樣,客源自然不用擔心!
到2009年下半年,由于一批米廠倒閉,原本趨于飽和的稻谷市場又重新活泛起來!澳昙庸つ芰3萬噸的米廠,2009年只加工了1.8萬噸,米廠吃不飽呀!我得種更多的糧,喂飽了它!彪S著訂單量的激增,豐群飛漸漸意識到,婺城的種糧基地已經遠遠不能滿足自己的需求。
為了迅速適應市場的需要,膽氣過人的他又做出了一個驚人之舉——走出去,在全國各地開辟“種糧版圖”!
在江西省德興市香屯鎮,他一口氣承包了2000畝土地,建起了省外首個“群飛”基地,并以機械化、規;洜I為基礎,促進農業主體開展大面積的糧食生產,以注重加工提升品牌為新空間的糧食生產經營模式———“群飛模式”,得到了當地農民的充分肯定。豐群飛用自身經歷告訴他們:只有用科學方法種田才能獲得成功,“赤腳”是做不大農業產業的。
豐群飛說,“群飛模式”的經驗,是一種創新的土地流轉模式,它克服了分散的家庭承包經營暴露的一些局限性。它不來自書本,也不來自專家的指導,它就來自這長年耕種的田間地頭,是農民對農業的一種反思、一種追求,是現代化農業生產力發展水到渠成的結果。
2010年年初,豐群飛飛往吉林考察種糧基地。在吉林省榆樹市,當地主管農業的副市長接見了豐群飛,陪他查看了當地的種糧情況,并當場允諾了一系列種糧的優惠條件!胺饰值暮谕恋兀患揖陀薪200畝的土地,確實是種糧的好地方!必S群飛告訴記者,“在黑土地上,種‘群飛’牌大米,我的種糧事業開始北上征程。1萬畝只是個開始,以后還要種2萬畝、3萬畝!北鄙险业,南下找田。說到走出去種糧的經歷,豐群飛自言收獲頗豐,合作社不光賺回了錢,還積累了出去種糧的經驗。他說,走出去后,視野變開闊了,發現外面的天地真的很寬廣,每到一處,當地政府都很重視,允諾兌現了一系列的種糧優惠政策,這也讓他堅定了南下北上開拓種糧版圖的信心。
跳出農業做產業,轉身邁入“康時代”
2013年5月,豐群飛帶領自己的團隊成立了浙江康時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豐群飛說,“康時代”就是指健康養生的時代,也是他未來主攻的發展方向。
“從吃得飽到吃得好,再到吃得健康,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要求!彪S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稻米品質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這使豐群飛意識到,要想自己的企業長久發展,必須走科技致富之路,走綠色環保之路。
這樣的想法并不是一時興起,早在幾年前,豐群飛就曾試種了兩年的紫云英做綠肥,提高土壤肥力;為了不用農藥,他在農田里安裝過大面積的殺蟲燈;為了引進新品種,他開展豐產方試驗,對新品種的豐產性、適應性、抗逆性等多方面進行考察、篩選。通過工廠化育秧,實行統一播種。雖然這些做法加大了種糧成本,但綠色環保的生態米一上市就供不應求。
豐群飛深知,在食品界爆出一系列諸如“豬肉瘦肉精”、“染色饅頭”、“毒豆芽”等食品安全丑聞之后,當下社會,人們更關心的是身體的健康和食品的安全,這就意味著,誰更優先占領健康食品這個市場,誰就更具競爭力!熬拖衲阋毅y行理財一樣,腦子里會優先想到中國銀行、工商銀行或是農業銀行,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讓‘康時代’首先走入消費者的概念,讓他們一想起健康食品,就想起‘康時代’,讓‘康時代’成為他們的選擇之一!
當然,豐群飛的著眼點還遠不止于此。在致力打造優質生態米的同時,豐群飛還于去年開始嘗試種植粗糧,并在蘭溪市香溪鎮和婺城區塔石鄉各打造了一個占地幾百畝的健康體驗園。目前,蘭溪市的體驗園已經全面竣工,對外開放,而塔石鄉的健康體驗園也將于今年“三花節”正式與市民見面。
豐群飛興奮地說,在健康體驗園,市民不僅可以享受到綠色無公害的蔬果,還可以嘗試認購一塊地,享受農耕的快樂!疤貏e是塔石的健康體驗園,沿用了前段時間很火爆的節目《爸爸去哪兒》的創意,到時,父母可以帶著孩子過來抓魚、插秧、摘葡萄,享受親子之樂的同時,也可以讓孩子學習到很多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
談起這么多年的成功秘訣,豐群飛笑說:“跳出農業做產業,真正從一線上走下來,你才會成功!爆F在,“康時代”在各個糧食基地、營銷點都有獨立的負責人,豐群飛也從泥地走進了課堂,修讀了眾多的經濟管理課程,去年,他還花費56萬元修讀了浙江大學EMBA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碩士,成為了公司幕后的“操盤手”!10年前,我是帶著一幫“力氣人”創業,10年后,我們走上了團隊化管理的精細道路,未來,相信‘康時代’還可以走得更遠!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