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村有兩個中小型水庫,現在已經承包給養殖戶了。按照‘五水共治’的要求,要清水養魚。怎么做才能達到清水養魚?”3月14日上午,長山鄉石門村村主任倪善春走進婺城區人民法院駐長山鄉的王鶯法官工作室咨詢有關清水養魚的法律問題。
3月14日是“王鶯法官工作室”兼“五水共治”巡回法庭掛牌成立后的首個工作日。王鶯法官早早來到工作室準備接受群眾咨詢。面對倪善春的疑問,王鶯法官仔細做好記錄,并給出詳細答復。解除心中疑慮后,倪善春滿意地說:“咨詢后,我對清水養魚的法律法規更加清楚了,心里更有底了。以后我村會在保護好環境的前提下,指導農戶把魚養好,實現生態和經濟雙豐收。”
作為全省首個“五水共治”巡回法庭,其設立的背景是:今年區“兩會”期間,區人大代表、白龍橋鎮人大主席在審議法院工作報告時提出,當前“五水共治”活動中,政府要求清水養魚,禁止投肥養魚,承包戶因受損失要求賠償等糾紛不斷出現。鎮政府希望法院提供法律幫助,及時化解矛盾糾紛。該討論話題引起了婺城區法院的高度重視。隨后,區法院召開黨組會議,成立了調研小組。在不到半個月的時間,就在長山鄉設立了法官工作室和巡回法庭。
據了解,長山鄉有大大小小水庫109座,養殖業是該鄉支柱產業。“五水共治”巡回法庭的進駐,讓長山鄉政府在推進‘五水共治’過程中更有底氣、更有信心。目前,在婺城區法院的支持下,長山鄉已成功調解1起有關“五水共治”的矛盾糾紛。
“巡回法庭設在這里,不僅是針對長山鄉的,它具有較強的靈活性。哪里有案子,我們就把法庭搬到哪里去開庭。在婺城區范圍內,只要是涉及‘五水共治’方面的矛盾糾紛,都可以由‘五水共治’巡回法庭來審理。”王鶯法官說,這也是婺城區人民法院深入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把司法工作延伸到最基層的一項重要舉措。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