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本書好漂亮!”“哇,這本書我想要很久了。”4月9日,當記者走進新世紀學校時,只見學生們正在教室里興奮地選書。原來,這幾天剛好是學校的讀書節。學校花了一萬多元為孩子們購置新書。
新世紀學校創辦于1996年,目前共有38個班,近1200名學生,98名老師。1997年被評為金華市社會力量辦學先進單位,2002年被評為浙江省優秀民辦學校,2004年被評為浙江省示范學校,2010年被評為全國民辦教育先進集體。新世紀學校一步一個臺階,努力打造優質校園。昨天,記者與新世紀學校校長朱桂香交談,一探人們口中的“貴族學校”。
記者:說起新世紀學校,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貴族學校。有些人覺得學校只收有錢人家的孩子。對這個問題您怎么回應?
朱桂香:我們學校的的辦學宗旨是“三個一切”: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一切。學校里是有一些有錢人家的孩子,但大部分都來自普通家庭。在招生時,只要孩子達到入學年紀且身體健康的,我們都收!
學校并沒有特意做廣告宣傳,但每年招生都爆滿。從開始的100多名學生,到如今1200多名,靠的是家長們和學生們的信任,口口相傳。很多家庭的子女在我們學校畢業前一年,就為家中即將上學的弟弟妹妹報名。很多外地家長也早早帶孩子過來報名。我們在招生時完全一視同仁。
記者:家長愿意把孩子放在這里讀書看重的肯定是學校的實力。您覺得學校哪些方面獨具特色?
朱桂香:我覺得首先是小班化教育模式。我們學校是全國較早實行小班化教育的中小學之一,并開展小班化教育的課題研究。幼兒班均學額20人,小學、初中班均學額約30人,讓每個學生都能得到老師的關注。雖然每年都有很多家長想讓孩子進學校讀書,但考慮到教學質量,我們不擴班,學生再多也堅持小班化教育。
其次是生活素質教育。我們以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的理論為指導,培養學生自強自立的精神和生活自理、人際交往的能力。前段時間,我們組織學生春游,孩子們在大巴上沒有留下一件垃圾,在玩的地方再遠也要把垃圾扔進垃圾桶,贏得了駕駛員和路人的稱贊。
學校重視外語教學也是一大特色。學校從幼兒園開始就進行英語口語訓練,從一年級開設英語課程,積極開展赴國外英語夏令營活動,每周英語授課時間不少于5課時。上午7點,孩子們自覺朗讀英語;中午,大家一起唱英語歌,英語已成為校園的第二語言。學校英語組的老師們實行英語單元整體教學,不是照本宣科,而是根據學生的需要,實際應用的需要,打破板塊,重新設計,進行優化教學。在不斷實踐中,老師的教學水平也得到長足的進步,老師和學生們共同成長。
記者: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方面,學校有哪些做法?
朱桂香:我從上個世紀60年代開始,開展“注音識字、提前讀寫”語文教改實驗。學生們學會了拼音以后,自己可以識字閱讀。對照著拼音,現在一年級讀的快的學生一分鐘能讀200多音節,可以稱得上“小播音員”了。一年級的學生寫日記也能寫三、四百個字。因為學過拼音,不會寫的漢字他就用拼音代替,在閱讀中識字、在閱讀中作文。
我認為不能把孩子壓在試卷上,要讓孩子養成閱讀的習慣、培養閱讀的興趣,進行豐厚的積累。每年讀書節,學校花幾萬元購置圖書。期末,獎勵給孩子一人一本圖書。在教室的圖書角,所有孩子看過的書都放在一起,大家共享。而學校的圖書室有6萬多本書,讓孩子充分享受閱讀的樂趣。
輕負擔、高質量、樂教樂學。不管上什么課,我們都鼓勵學生預習,這也收到了確實的效果。我有一次聽語文課,發現學生預習后,原來三個課時的內容只要一個課時就上完了。精講精練、樂教樂學、效果好!
記者:下一步學校怎么滿足發展需要,提高教學質量?
朱桂香:今年,學校正在規劃建設一座現代化的標志性大樓,建一所高標準的全新的幼兒園,建一個地下大車庫,新建一幢教職工宿舍樓,改造原有的食堂。在不擴班的前提下,不斷優化校園環境,不斷提高辦學條件,不斷推進學校精品化發展。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