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群眾來信的調查
——婺城區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傅顯明民情體驗日記
3月13日 星期四 晴
3月12日,收到市群教辦特批的一封人民來信,反映竹馬鄉的節水噴灌設施“該噴的水不噴”,后王瀆的水渠“該排的澇不排”,水角垅水庫灌區“該流的水不流”,陳曉書記批示,由我帶隊調查,核實整改。于是就有了這次事先不打招呼的調查。
3月13日下午,我與政法委副書記范鋒鑫、區委辦洪一政、區群教辦陳波4人,分成兩組,分頭調查核實。
來到竹馬下張家國際茶花物種園,公路邊就立著一塊石碑,上書“竹馬鄉茶花基地噴滴灌工程”噴灌面積3100畝,投資619萬元。走進路旁一苗圃,看見里頭豎著一些40公分左右的水管,想必這就是噴灌的水管了,一問苗圃看門人,還真是。再問:去年夏天這么旱,這些水管噴過水嗎?卻答:從裝好到現場,就噴過一次水。我心中存疑,還是多問幾個農戶吧。再往前走,就是下張家的壩上自然村,聽在村口閑聊的三四個村婦說:這東西要是能出水就好啦,我們種苗木的澆水真是太辛苦了?磥磉是沒有水。再轉到竹馬段的長湖邊,恰遇一人來購茶花,問及主人這噴灌的用途,也說沒用過。
接下去想去后王瀆看看,碰到了一宗姓花農,我想再問問噴灌設施的事,他卻道出了一些原因:水源不足,壓力不夠。再問,怎樣才能把這些設施用起來?他說,20多畝花園或幾戶人家打一井,也可以用。宗姓村民還帶我們來到后王瀆。這是一條灌溉用渠,流經方下店、下張家、聯民入長湖,渠道就1米左右寬,兩側是水泥漿砌,也不深,沿渠走了一段,確有不少淤積的地方,但并不至于形成內澇。在這里,發現了一個與其他地方不同的現象,竹馬鄉田間地頭產生的大量生產垃圾:黑色套袋、營養杯、遮蔭網等,而溝渠中的淤積堵塞多半是兩側的花農隨意丟棄、傾倒的這些垃圾所致。
一路走到后王瀆入長湖處才返回,已在田野中走了兩個多小時,打電話給另一組的洪一政,他們了解得也差不多,便通知竹馬鄉陳小華書記、吳祝芳鄉長一同到下張家錢瑞華書記家碰頭梳理情況。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咱這是聽也聽了,看也看了,但偏聽則暗,兼聽則明,聽聽竹馬鄉和村里是怎么說的吧。沒想到,下張家的村書記錢瑞華情緒明顯有些激動,說是好心好意辦好事,卻招來反映和舉報。錢瑞華是村里的老支書了,是省優秀共產黨員、勞動模范,他的為人、工作我都了解。之后,鄉村兩級的書記把全面的情況介紹了一遍。
回到區里,我又向水務局了解項目規劃設計、施工建設情況,基本摸清了實情:1、關于茶花基地噴滴灌項目“不出水”問題。該項目設計方案確定前充分征求了相關村村民代表的意見,并經論證通過。該工程采用輪灌方案,一次同時噴灌控制面積在300畝以內。去年大旱,該項目已經發揮出了效益。來信反映該項目不出水“苗農始終沒看見一滴水灑落在花苗葉片上”,是由于管理不到位,且沒有收取任何使用費,大部分農戶為圖省事都沒有使用噴頭進行噴灌,也沒有按照輪灌要求分片灌溉,導致管道末端部分農戶沒有足夠的流量和壓力難以使用設備。不能使用的農戶數量為項目設計使用用戶數的十分之一,60戶左右。2、關于后王瀆水渠排水功能喪失問題。由于周邊農戶不自覺,經常會將廢棄遮蔭網、小苗營養杯等難以降解之物隨手倒入其中,導致后王瀆確實存在淤積現象。為了確保后王瀆暢通,水角垅水庫管委會每年都組織統一的清淤工作。3、關于水角垅水庫管理員放水時間不合理問題。水角垅水庫為小(二)型水庫,日常管理以方下店、下張家、聯民三個村共同成立的水庫管委會負責。經查,水庫灌溉放水由管委會指派的專人負責,平時群眾需要用水采取打電話或口頭告知的方式通知管理人員,由管理員放水。從暗訪群眾來看,對水角垅水庫放水均表示能夠滿足需要,也比較及時。2013年因連續高溫、干旱,水庫困保水位,放水量較同期偏少。
總的來說,來信所反映的問題與事實存在一定出入,但從中也可以看出我們工作中還存在一定的瑕疵,一些工作沒有抓深抓細,和群眾要求有差距。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