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眾路線就是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它是我黨的根本工作路線;是毛澤東思想活的靈魂的三個基本方面之一;是我們的事業不斷取得勝利的重要法寶;是我們黨不斷煥發生機與活力,永葆先進性的力量源泉。當今世界日新月異,要加強黨風廉政建設,走群眾路線是一劑良藥。走群眾路線能夠讓我們廣大黨員干部自覺接受人民的監督;走群眾路線能夠使鄉機關黨員干部與人民血肉相連,同甘共苦;走群眾路線能夠讓鄉機關黨員干部正確認識自我,確保廉潔自律;走群眾路線,認真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能夠真真正正促進和加強我鄉黨風廉政建設,確保全鄉機關干部的純潔性。
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中央、省、市、區各級部門都提出走群眾路線的重要性。作為基層的鄉鎮更要走群眾路線,更要認真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全鄉機關干部通過各種形式同村民進行溝通交流,宣傳政府政策,公開鄉黨政事項,自覺接受村民的監督。一是通過鄉、村公開欄對鄉黨政事項進行公布,對一些財政事項進行公示,讓老百姓真正的了解鄉政府的為民辦實事計劃;二是通過組織聯村干部下村走訪活動,加深機關干部同村民之間的溝通交流,不斷的向村民宣傳各級政府富民政策,同時收集村民的意見和建議,讓村民的監督落到實處;三是通過開設鄉群眾監督電話、監督信箱等,收集村民的意見和建議,暢通民意表達渠道。同時,對村民意見和建議進行認真分析和學習,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正確對待群眾的意見和建議,特別是在進行農村大型項目建設的時候,從立項征集村民意見到項目設計、項目招投標、項目實施、項目驗收等每一個環節都要發動群眾積極參與其中,做到項目建設過程的公開透明,積極發揮農村群眾的監督作用,確保工程項目的順利實施。
走群眾路線,與群眾同甘共苦、血肉相連,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是我們黨做群眾工作的方法。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更應該發揮好這種工作方法,鄉機關黨員干部要深入農村,走訪農戶,認真做好駐村和駐夜等工作。通過這種形式,讓黨員干部重新回到群眾中間,重新體驗群眾生活,從而真切地理解、體會群眾面臨的各種各樣問題,最終讓干部能夠根據農村實際情況從源頭上直面群眾的合理訴求,即使一時解決不了的,也能夠做好解釋工作。在今年開展的“‘五水共治’清潔鄉村活動”中,廣大黨員干部帶頭出錢、出工、出力,通過義務大掃除,清理河道,讓全鄉環境變得更加干凈整潔。鄉機關干部通過這些形式深入群眾,加深同群眾之間的血肉聯系,樹立為民服務的執政理念,不僅使廣大黨員干部自身素質得到了有效提高,同時也加強了鄉機關干部的黨風廉政建設。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人民群眾是最樸實,最智慧的,在深入實踐黨的群眾路線教育活動中,要切實融入到群眾中去,向廣大群眾學習,以人民群眾作為再次認識自我的一面鏡子,照出自身的不足和缺點,努力彌補自身不足,努力改正缺點提高自身素質,做到廉潔自律,克己奉公。可以通過走訪,座談等形式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的活動,促使鄉機關黨員干部真正知道自身不足,扎扎實實改正不足,提升自身素質。通過走群眾路線促使黨員干部不斷認識自我、廉潔自律,提升自身素質,促進鄉黨風廉政建設。
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既是對群眾路線的一種繼承和發揚,也是深化基層黨風廉政建設的良好契機。教育實踐活動的深入開展,有助于廣大黨員干部正確認識自我,提高自身素質;有助于全鄉機關干部樹立執政為民的工作理念,促使鄉政府從管理型政府向服務型政府轉變。
(作者系箬陽鄉黨委書記)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