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來到白龍橋古方一村白沙溪邊,看到一對夫妻正在拆除鴨棚鋼架。他們搬來了梯子,從鋼架頂部開始按順序慢慢拆除。旁邊堆放著已經拆卸下來的大棚塑料薄膜。
白沙溪是我區五水共治工作的重點整治河流。而當天要拆的鴨棚就建在白沙溪邊,養殖污染物直接對溪水造成污染,按照相關政策,屬于禁養地段,必須拆除。目前正處于畜禽整治農戶自拆階段,該飼養戶自覺拆棚,主動支持五水共治工作。
據了解,鴨場是這對姓朱的夫妻倆共同經營,他們養鴨十多年了,目前飼養著3萬多只鴨子,養殖場占地783平方米。戶主一開始接到鴨棚拆除通知時,并沒有立刻答應。丈夫說:“畢竟從事飼養業十多年了,無法割舍下對養鴨多年的感情,而且手頭這么多的鴨子該何去何從!
古方一村村委理解農戶的立場,多次耐心對他們做思想工作,講解現階段五水共治工作精神,分析畜禽養殖對白沙溪和周圍環境造成污染的嚴重性,并且共同協商鴨棚拆除后的轉產方案和鴨子的處理辦法。村里表示,主動配合工作,自覺自愿拆除的,能得到按每平方米計算的資金補償,這樣也能挽回一部分的損失。就這樣,經過多次的勸導協商,這對夫妻終于答應配合政府工作,主動拆除鴨棚,并賣掉了所有鴨子。談到下一步計劃,該飼養戶表示計劃轉行種植業。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