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勤當養路工人 慰問留守老人
5月27日,為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進一步準確掌握公路養護工作現狀,密切干群關系,體驗一線勞動的辛勞,鍛煉黨員干部不怕苦不怕累的工作精神,助推婺城交通運輸“譜寫主打歌,合奏七旋律,打造‘三交通’”,婺城區公路管理段開展了“我當一天養護工”活動,組織公路段機關黨員、入黨積極分子、中層以上干部及路政執法人員近50人,分為4組到公路段屬4個公路養護站參加一天的公路養護行動。隨后,區公路段主要領導干部又到沙畈芝肚坑村看望山區留守老人。
在新蔣線上,其中一組人員有的拿著掃帚、有的握著鐵鍬、有的干脆就徒手,正在清理路邊的雜草和邊溝。經過大家的辛勤勞作,不一會兒,公路上變得整潔干凈許多。“我是第一次參加這樣的活動,一直都是在機關里上班,今天總算原原本本體驗了一把一線養護工人的工作,包括他們是幾點上班、幾點休息、勞動程度等。這種貼近基層的活動令我受益頗多,也使得我今后無論在什么崗位上都會更加努力!”公路段工作人員張柯告訴記者。
區公路段書記王海燕表示,通過開展“我當一天養護工”的活動,可以給段里像張柯這樣的入黨積極分子一個體驗一線勞動者的艱辛、黨員帶頭作用的機會,還可以讓所有機關工作人員以后更加珍惜自己的崗位,更好的為人民群眾服務。另外,和一線養護工一起工作,可以近距離地了解和發現一些問題,比如大家在除草過程中發現,清理出來的雜草和垃圾沒處傾倒,在一線工作已久的養護工就說,這樣的情況一直都存在,養護工和老百姓都希望得到解決。
據了解,公路養護作為公路段的主業,通過這次體驗,可以更加了解養護站和一線養護工所需的配套服務,這對以后公路養護事業的發展和進步都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下一步,公路段將活動過程中發現的問題,作出針對性的解決措施。
隨后,記者隨區公路段主要領導干部又到沙畈鄉芝肚坑村看望山區留守老人,據了解,該村是區公路段的文明共建對象。
芝肚坑村村支書汪云根告訴記者,村里人口有286人,70歲以上的留守老人就有36人。為了讓這些老人老有所養、老有所依,今年村里辦起了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區公路段作為該村的共建單位之一,積極協助芝肚坑村建設該居旅服務為一體的工程。
“我們村和公路段共建有11年了,一直以來,在段領導的大力幫助指導下,我們在各項工作取得了很大成效。”汪云根還說,除建設養老服務中心外,區公路段還幫村里道路做了修補和硬化,村里的路面不再坑坑洼洼,老百姓走起來心里、腳上都舒坦;飲水工程改造,讓家家戶戶都通上了自來水;便民服務中心,出資配齊電腦、座椅等設施;衛生服務站,幫助完成了水泥地面的鋪設和硬件設施的配齊等。
區公路段段長陳豫表示,群眾路線就是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作為區公路段,其實已經是很基層的單位,但機關黨員干部常年坐在辦公室,離一線養護工還有一定的距離,機關黨員干部當一天養護工,就是體驗普通養護工日常辛苦,了解他們的日常所求,以便更好密切干群關系。而芝肚坑村作為公路段共建單位,我們也是立足于為村里的群眾解決點實際困難。近幾年,我們的目標很明確,就是每年為村里辦一件實事。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