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輛滿載著中老年人的旅行車,平穩前行。車內沒有導游提供歌曲、段子活躍氣氛,卻有兩位身著白大褂的男子在侃侃而談:高血壓應該如何防控;糖尿病應在飲食上注意哪些方面;碘缺乏病有哪些癥狀、如何預防……
別懷疑,這一幕并非某些機構在向中老年人推銷藥品或保健食品,而是婺城區羅店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在開展健康宣教活動。剛剛過去的5月,羅店鎮組織多個行政村中老年人外出“一日游”。為此,該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把握機會,派出兩名有多年宣教工作經驗的醫務人員倪濟良、劉云蘭,隨團免費給出游的中老年人上了一堂高血壓、糖尿病、碘缺乏病、食品安全等衛生知識課,收到良好效果。
眾所周知,“不治已病治未病”是中醫的理論精髓,它強調了疾病預防的重要性,而疾病預防,離不開健康宣教先行。因此,現代醫療衛生工作中,健康宣教已經成為重要內容:無論是應對公共衛生突發事件、預防和控制艾滋病、結核病等各類傳染病,還是防控高血壓、糖尿病、腫瘤等慢性疾病,都會有健康宣教的“身影”。也正是為了更好開展健康宣教工作,羅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推出了此次活動。
記者了解到,當天,倪濟良、劉云蘭二人在車上采用知識問答的形式,與中老年村民面對面進行互動交流,氣氛相當活躍。一位方姓大姐感慨地說:“我40多歲了,已經到了重視健康、渴望好好保養身體的時候,因此,對健康知識非常需要。可是,我自己文化水平低,沒法自學一些健康知識。平時去醫院,醫生往往很忙,也不能單獨為我講很多的健康知識,所以有些健康方面的疑問,一直沒有機會解開。今天的活動真好,讓我第一次認認真真、從頭至尾聽了一堂衛生知識課,也讓我有機會問出了心里的健康疑問。今后,我有信心養成更健康的生活習慣了。”據悉,當天參加旅行的中老年人共60多人,有50多人主動向倪濟良、劉云蘭提出健康咨詢,不少人還主動索要多份健康宣傳資料,表示要送給親友看看,“向他們傳遞一下健康知識”。
羅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張志文告訴記者,隨著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健康意識也不斷增強,但又存在著很大的地區差異,特別是農村,一直是最薄弱的環節。長期形成的觀念,讓大多數農民覺得,白天放下工作到醫院聽衛生知識講座是“不務正業”、“浪費時間”的行為,因此,“找講課的老師容易,找聽課的群眾難”一直是農村健康宣教工作的困境。另一方面,農村中老年人慢性病患病人數不斷增加,“渴望健康”同樣成為農村百姓的心聲。這就要求農村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更靈活開展宣教工作,不能坐等群眾上門聽課,而要充分利用各種機會,多形式地走近群眾,送“健康”上門。
“就像此次健康宣教走進旅行車活動,醫務人員‘講課’的時候,車上的中老年人都聽得很認真。旅行結束分別時,幾乎所有人都主動上前,與倪濟良、劉云蘭告別,真心實意道謝,稱他們講的知識‘很實用’。我覺得,類似的活動今后可以多開展,用‘送上門’的形式,逐步突破農村健康宣教工作困境。”張志文最后表示。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