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婺城區“先鋒型”黨員鐘守斌
居住在城西街道二七花園社區的居民常常會看到一位老人經常在轄區內更新黑板報內容,在各條小街巷清除牛皮癬、撿垃圾。不少人覺得很奇怪,看老人的穿著還過得去,可怎么老在撿垃圾、清牛皮癬,難道家庭條件不好?也有人問他這樣做為什么,他總說,這樣做既可以鍛煉身體,又可以為社會做點有用的事情。這位老人就是二七花園社區弓曲巷支部書記鐘守斌,有著59年黨齡的共產黨員。
鐘守斌是北方人,1958年隨企業遷入浙江,在金華這座城市安了家、扎了根。1998年3月從單位退休后,他便積極投身到社會公益事業中。“剛參與社會公益不知從何著手,看到不干凈的地方總想清理干凈,看到人員集中、又有空白的墻壁總想寫點生活小知識。”鐘守斌說,剛開始的時候,家人覺得他可能是剛從繁忙的工作崗位上退下來不習慣而已,以后適應也就好了。可是他卻越干越起勁,不僅自己參與社會公益,還動員周圍的人一起參與。
社區看到有這樣一群參與社會公益的人員,利用他們的特長成立了治安巡邏小分隊、宣傳小分隊等多支公益隊伍,為他們配備了創衛工具、宣傳工具,同時也在人員集中的顯著位置設置了黑板報、宣傳欄(窗),讓國家的政策、社會的變化、生活的知識通過他手中的筆傳播到轄區角角落落。2003年,城西街道為響應我市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口號,在8個社區開展了“我為城市美麗添色彩”活動,鐘守斌利用自己的專長,撰寫黑板報向居民宣傳,為活動鼓與呼。
放下手中的粉筆,他帶領著志愿者對轄區的小街巷進行治安巡邏,在巡邏的時候看到垃圾就利用隨身攜帶的鐵鉗撿拾。一開始隊員們不理解,大家是在治安巡邏怎么又撿起了垃圾?鐘守斌說,巡邏不僅僅是對治安進行巡查,也可以兼顧對環境衛生進行巡查,如果巡查的時候看到垃圾及時清理那不是一舉兩得嗎?一直到現在,二七花園社區的這支巡邏隊伍都還是“身兼數職”,人們會在各街巷、弄堂里看到帶著紅袖套、拿著鐵鉗或掃把的巡邏隊伍。
社區看到大家參與創建國家衛生城市的熱情很高,為了把這股積極性延續下去,就適時地將這一做法作了提升,在轄區上百個樓道中開展樓道衛生流動紅旗評比活動,鐘守斌所居住的樓道在這項活動中多次被評為先進樓道流動紅旗。先進樓道流動紅旗的獲得增加了大家美化環境的信心,也提高了居民的參與意識,鐘守斌及時地把這些變化通過黑板報進行了宣傳。
今年,鐘守斌77歲了。去年生病住院幾個月后病情稍微好轉,他又回到了社會公益事業的隊伍里,出黑板報、衛生清掃、治安巡邏,并以樂觀向上的心態與病魔作斗爭,連主治醫生都想不到他會如此堅強,醫護人員都說他是一名“堅強的老人”。
“社區就像一個和諧大家庭,社區工作搞好了,每個社區居民生活也會更好。自己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就應該發揚奉獻精神,服務居民、服務社區。”鐘守斌說,只要自己還寫得動,他會繼續把社區黑板報做好,把社區的大事、好事記錄下來,繼續熱心公益事業,為鄰里服務。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