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后溪河村村民方秀鳳正在用沙畈水洗菜、燒飯。方秀鳳家廚房的這個水龍頭能出兩種不同的水,水龍頭往右擰是沙畈水,往左擰是地下水。據了解,后溪河村在實施沙畈水安裝工程過程中,為了避免資源浪費,將原有的那套地下水供水設施也加以利用。現在,村民洗菜、做飯用沙畈水,洗衣、澆花可選擇地下水。
“擰開水龍頭,白花花的自來水涌出來,在家就能用上這么干凈、放心的水,這日子是越過越美了。”7月14日,記者來到婺城區羅店鎮后溪河村村民方秀鳳家中時,她正在家中做午飯。方秀鳳告訴記者,以前她們喝水全靠抽取地下水,燒開后壺底有一層白白的沉淀物。水質監測結果顯示是地下水礦物質含量高,喝著這樣的水總覺得擔心。現在好了,家家戶戶都安上了自來水管道,也像城里人一樣喝上干凈的自來水了。
據了解,后溪村沙畈水安裝工程項目總投資70萬元,上級財政補助30萬元,村民籌資籌勞27萬元,捐款3萬元,村集體投入10萬元。村里的這項惠民工程徹底解決了全體村民的飲用水安全問題,得到了村民的一致認可。68歲的何寶明老人激動地說:“喝了大半輩子的地下水,沒想到我也能喝上放心水,用這水泡得茶好喝啊。”
和后溪河村的村民一樣,在婺城區已有556個行政村33.09萬人喝上了合格自來水。為改善農村飲水條件,讓群眾喝上放心水,婺城區從2003年開始實施農村飲用水工程建設,并得到了中央和省的大力支持。在這10年時間里,實施省千萬農民飲用水項目10個,總投資8176萬元,省財政補助資金2133萬元,受益行政村215個,受益人口11.32萬人。實施中央專項資金項目17個,總投資10869萬元,其中中央資金2333萬元,受益行政村327個,受益人口20.05萬人。
為了切實解決婺城區農村飲水安全問題,婺城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積極爭取上級財政資金的同時,加大自身的投入,在全區開展飲用水工程建設。目前,婺城區農村供水工程分為金華城市供水管網延伸工程、湯溪水廠供水工程、單村供水工程。金華城市供水管網延伸工程已延伸至瑯琊、長山、白龍橋、乾西、竹馬、羅店、安地、雅畈、蔣堂、新獅等10個鄉鎮(街道),受益行政村為200個,人口15.85萬人。湯溪水廠供水工程位于婺城區莘畈鄉,供水水源為莘畈水庫水,供水區域為湯溪、蔣堂、羅埠、洋埠四鎮和嶺上、莘畈兩鄉,受益行政村為202個,人口11.30萬人。單村供水工程主要分布在各鄉鎮山區村,供水水源為山澗水和山塘水,共有行政村154個,人口5.93萬人。
根據省委、省政府提出“五水共治”工作目標,以治水為突破口倒逼農村轉型升級、推進美麗浙江建設,是“五水共治”的重要目的。而農村飲水安全是“五水共治”的重要組成部分——保供水,為此,婺城區編制了《金華市婺城區農村飲水安全提升工程實施計劃》,在計劃書中,婺城區確定了農村飲水安全提升工程規劃目標:實現農村供水覆蓋率99%以上,水質合格率達到100%。
為了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管理和服務更加到位,婺城區出臺了《婺城區農村飲水工程長效管理辦法》,明確了農村飲用水長效管理的責任主體以及行業主管。把農村飲用水工程長效管理工作納入區政府對鄉鎮(街道)年度考核,區水務局專門出臺了《婺城區農村飲用水績效考評辦法》。為確保農村飲用水工程長期穩定發揮效益,婺城區政府還設立了農村飲用水工程長效管理經費,每年從區財政資金中安排120萬元,主要用于農村飲用水工程水源保護、水質監測、管理機構日常經費、管護人員培訓、信息系統維護升級、飲水安全突發事件應對以及對長效管理達標村的以獎代補等。
“建設好農村飲用水工程,可有效解決農村供水標準低、水質差的現狀,極大改善廣大農村群眾的生活條件,減少農村疾病的發生率,改進農村公共衛生體系。同時還可促進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實現城鄉一體化供水管理,有利于優化區域內用水結構,合理調配水資源,進一步推動農村群眾的安全用水和節約用水意識,促進水資源可持續利用和發展。”在采訪結束時,區水務局工作人員對全區農村飲水安全提升工程做了這樣的必要性論述。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