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上午,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錢世茂一行來婺城區開展飲用水水源保護工作調研。調研組圍繞水源地綜合整治、生態保護、生態補償、農村飲用水安全、畜禽養殖污染、農村生活污水和垃圾集中處理等方面,實地查看了瑯琊鎮、沙畈鄉的水源地周圍多處鋸板廠、畜禽養殖場整治后情況,并聽取情況匯報。區領導許光明、朱立工、陳旭日陪同檢查并參加座談。
目前,婺城區飲用水源地主要由三部分組成:沙畈水庫、金蘭水庫、九峰水庫等5座中型水庫為集中供水水源地;長山鄉朱里水庫和錦元水庫等2個小型水庫農村飲用水水源地;自然條件特殊的山區分散式農村飲用水集中供水水源地154個。
自去年5月底市人大常委會到婺城開展《浙江飲用水水源保護條例》及相關法律法規執行情況執法檢查以來,婺城區切實按照省、市“五水共治”要求和市人大常委會有關反饋意見,堅持開發與保護并重,扎實推進飲用水源保護工作。去年9月圓滿完成了沙金蘭水源涵養生態功能區、莘畈水庫庫區畜禽養殖場整治搬遷工作,關停搬遷沙畈鄉、瑯琊鎮、莘畈鄉等鄉鎮規模畜禽養殖場140家,累計拆除欄舍4.8萬平方米,關停拆除鋸板廠49家,砂石廠3家。此外,婺城區還積極爭取,建立了九峰水庫水源涵養生態補償機制;制訂出臺《婺城區莘畈水庫飲用水源保護生態補償專項資金使用管理暫行辦法》,籌集生態補償資金500萬元,用于該水庫飲用水源保護區的水資源保護、環境污染治理、生態建設修復和下山移民等項目。為保障農村飲用水源地安全,婺城先后投入資金近2300萬元,開展山區農村分散式供水工程建設,解決了山區154個行政村5.78萬農村人口的飲水安全問題。
錢世茂充分肯定了婺城飲用水水源保護工作,認為政策措施有力,執法成效明顯。同時,他要求婺城區思想認識進一步深化,繼續做好移民安置工作,不斷完善和建立健全生態補償機制、長效管理機制,切實做好飲用水、備用水水源地管理保護,讓群眾能一直喝上優質水。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