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常用“下車尿尿、上車睡覺、景點拍照,回來忘掉”來調侃出境游同胞。實際上,在上世紀80年代,日本游客也曾被視為“暴發戶”,出境旅游瘋狂購物、大聲喧嘩等形象深入人心。專家表示,隨著市場成熟度越來越高,游客出游行為也會變得越發理性與文明。
在埃及神廟刻字、在野外朝猛獸扔垃圾、在盧浮宮前泡腳……近來,由于中國游客不文明行為頻被曝光,關于出境旅游文明的話題受到高度關注。中央文明委日前召開中國公民出境旅游文明素質電視電話會議,強調強化文明出游意識,塑造國家良好形象。中國國際旅行社并發出中國公民出境文明旅游行動倡議。中國游客不文明行為正在接受導正。
中國游客被貼“標簽”
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國人出境游也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然而一些中國游客在環游世界的同時,也將不文明行為帶出了國門,公共場所大聲喧鬧、不守規矩、入鄉不隨俗等逐漸成為中國游客的“標簽”,國人常用“下車尿尿、上車睡覺、景點拍照,回來忘掉”來調侃出境游同胞。而這種所謂“中國式旅游”也引起了外國人的關注。在以高雅自居的法國人眼中,中國游客是有錢卻缺乏品位的“新富”。
當不文明行為受到批評與指正的同時,也有不少人表示,中國游客不文明的現象只是少數游客的個人行為,現在卻被故意放大。有網友表示,在盧浮宮前泡腳的并不只是中國游客,其中還有不少外國人,實在不必專門針對中國游客橫加指責。
“不文明現象應當批評,但不必故意放大。”廣東省旅游協會副會長李進茂表示,一些游客第一次出國門,興奮之情溢于言表,說話大聲,心情激動,這些應當被理解,只要稍加引導就可改善,不該給這些行為上綱上線扣帽子。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