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型創新不止步 直掛云帆萬里航
1996年,在改革春風的吹拂下,一家僅有十幾人的汽車齒輪加工廠在婺城區白龍橋鎮洞溪村誕生。這家最初名不見經傳的小加工廠,憑著公司領導人敏銳的判斷力,在市場浪潮中乘風破浪,通過一次次漂亮的轉型,成為了涵蓋制造、金融與科技農業三大核心業務,擁有數千名員工的多元化大型企業,它就是位于白龍橋鎮的萬里揚集團有限公司。
勇于下海創業 一步步開拓疆土
萬里揚集團有限公司前身為金華市清華實業有限公司。公司創始人吳月華出生于1963年,這朵鏗鏘玫瑰能在變速器這樣剛性的行業中取得如今的成就實為不易,可謂一路披荊斬棘。
1984年,吳月華從杭州大學(現浙江大學)畢業后,進入了金華湯溪齒輪機床廠工作,先后擔任技術員、工程師等職位。這份工作在當時可以說是很多人羨慕的“鐵飯碗”。1996年,改革春風已然吹遍神州大地,一批批企業如雨后春筍般在各地悄然冒頭。在市場經濟浪潮的沖擊下,吳月華坐不住了:何不趁著年輕闖一番自己的事業?
下定決心后,她毅然辭去工作,投資創辦了金華市清華實業有限公司,主要生產農用車變速器齒輪和軸等配件。公司創立之初,困難和挑戰接踵而至。技術工人短缺,當時公司只有十幾個人,大多是剛畢業的本科生、大專生;資金困難,最窘迫時連購買材料的錢都湊不齊;沒有銷售經驗,產品在倉庫里越積越多……面對這些,吳月華沒有退縮,憑著女性的細心、耐心,逐一突破。那些日子里,吳月華每天披星戴月上班去,萬家燈火回家來,奔波于各個生產現場。大到一款新產品的上市,小到一個螺絲釘的購買,吳月華不放過一個細節。而這支充滿活力的創業團隊懷著對汽車行業的熱愛,越挫越勇,憑著良好的信譽和過硬的產品質量,最終叩開了市場大門,一步步開拓屬于萬里揚的疆土。
敏銳洞察市場 出色完成轉型
經過幾年的艱苦奮斗,萬里揚已經在行業中嶄露頭角。2000年,吳月華和公司領導班子準確預見了國內輕、中型工程車的市場前景,邁開了轉型第一步。“當時國內主流的汽車廠生產的變速器與輕、中型工程車其實并不配用,如果能開拓這塊市場,對我們來說是一次很好的機會。”吳月華迅速成立研究所,全力研發適應輕、中型工程車的專用產品。根據工程車馬力小、高承重的特點,技術團隊刻苦鉆研,如何在確保低速的基礎上加強抗擊能力和承受能力。公司第一臺自主研發的變速器成功了,給了他們很大的信心。由于公司當時技術力量薄弱,缺乏相應的配套檢測方法,技術人員就采取售后跟蹤的方法,一路對車驗證,對薄弱環節進行整改完善。如此一步一個腳印,公司變速器得到不斷完善,得到客戶的信任。公司也逐漸成為中國最大的工程車變速器研發制造企業。
2002年,公司對輕卡市場進行全面分析,利用價格實惠、產品齊全、服務體系完善的優勢,與福田等汽車廠合作,進一步打響了萬里揚變速器的品牌。同時,公司開始了差異化的探索之路,針對輕卡變速器的市場需求,升級產品,實行多檔化、高檔化、多功能化……迄今為止,市場上仍有一些型號的變速器只有萬里揚能制造。2003年,適應公司發展要求,萬里揚集團有限公司應運而生。
輕、中卡車變速器市場的出色表現為萬里揚向重型商用車變速器市場進軍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在之后的幾年時間里,萬里揚通過不斷研發、改進商用車變速器,在國內,乃至全球市場獨占鰲頭。到2006年,年輕的萬里揚變速器產量已穩居全國第一位,產值名列全國行業第二位。
扼住市場命脈,不斷轉型升級是萬里揚成功的秘訣之一。在商用車變速器市場逐步穩定后,公司又將觸角延伸至乘用車和電動汽車變速器市場。對一家公司來說,轉型是充滿挑戰甚至風險的舉措,但萬里揚敢于,也樂于接受挑戰,不斷轉型升級。就技術而言,和商用車相比,乘用車變速器對換擋的舒適性、運行噪聲要求更為嚴格。而國內電動汽車目前還沒有實現產業化,屬于戰略性新興產業。萬里揚的研發團隊憑借雄厚的技術支撐和多年的經驗積累,勇敢進發,很快在這兩個市場中穩占一席之地。
在變速器業務穩健發展的同時,吳月華堅定不移地實施多元化戰略,在金融、科技農業等領域開辟了另一番天地,創造一個個新的業務增長點,帶領企業在漂亮的轉型中實現不斷升級。金融業務經過幾年的開拓創新,已經成為集團核心業務之一,也是萬里揚品牌的另一個亮點。目前,集團金融業務發展順利,租賃、典當、擔保、小額貸款、投資管理等業務平穩高效運行,體系和功能得到進一步健全與完善。而科技農業作為集團的一項全新業務,一開始就站在行業的前沿,布局順利。目前在全國各地的示范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果,已與中糧集團、北大荒集團、北糧集團就玉米專用肥推廣達成初步協議;在浙江、河北、山東等地還有30多處示范點。同時,產能建設正在加緊進行中,新廠房建設和終試線成功改造,為后續生產積累技術和經驗。
發展永不止步向科技創新要動力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對一家公司來說,只有通過科技創新,才能在殘酷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吳月華一再強調:萬里揚要做民族品牌變速器,萬里揚不是制造變速器產品,而是創造變速器新技術價值。回首萬里揚發展的近二十年時間里,也印證了這句話。
近幾年來,萬里揚每年用于新產品開發投入的資金幾乎都以50%的比例增長,每年開發新產品20多個,形成預研一代、開發一代、生產一代、儲備一代的產品體系。而新產品銷售收入占當年營業收入比重不會低于70%。此外,公司還設立了“萬里揚創新基金”,截至目前已累計為280多個科技成果發放獎金700余萬元,有力推動了公司創新工作前進的步伐。為了集思廣益,多年來公司持續開展合理化建議活動,累計收集員工提交的3000多條合理化建議,對優化設計、節約能源等方面都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公司還相繼成立了省級企業研究院、省級企業技術中心、省級高新技術企業研發中心、浙江省博士后試點工作站等,獲得了國家知識產權局授權專利近百項,參與了5項國家級行業標準的制訂,承擔了多個國家、省級科技計劃項目。
一系列的科技創新舉措為萬里揚發展提供了不竭的動力。2008年,金融危機洶涌而來,當時汽車市場進入低迷時期,很多企業紛紛減產裁員,壓縮開支“過冬”。萬里揚卻反其道而行,不裁員、不降薪、大舉擴張產能與產品線。公司看準的就是市場困難情況下,原材料和設備會更便宜。原本計劃未來幾年開展的項目,他們反而放到當時去做。他們相信,在低谷期做投資,會在市場好轉時獲得超值收益。這樣做的底氣和勇氣從何而來?靠的就是科技創新。原來在金融危機爆發之前,萬里揚已經完成產品提升,先后開發出了十幾個附加值較高的新產品。不管市場如何風云突變,只要用科技創新武裝,就能有絕地反擊的能力。
如今,公司擁有多家全資和控股子公司,員工4200余人,總資產55億元,全年營業收入超過45億元。隨著公司的發展,各種榮譽也紛至沓來: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中國汽車零部件變速器行業龍頭企業、中國制造業500強企業等。2010年6月18日,集團旗下的浙江萬里揚變速器股份有限公司更是成功在深證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成為婺城區首家上市企業。
面對取得的成就,萬里人沒有沾沾自喜,而是繼續朝著更高的目標努力,在整齊的廠房內,一條條生產線有序運行,工人們熟練操作著機器,一起勾畫著萬里揚更美好的明天……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