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馬鄉下張家村位于金華市郊,是國際山茶花物種園、浙江亞熱帶林業研究所的坐落地,是“中國茶花之鄉—竹馬鄉花卉生產基地”。全村共有三個自然村,8個村民小組,336戶,人口892人,96%以上農戶都種植茶花及花卉苗木,村民人均收入超過萬元。
近年來,在發展經濟和提高村民生活水平的同時,大力開展新農村建設,通過舊村改造完成了村辦公樓新建、長湖治理、污水處理工程、籃球場等基礎設施建設。為豐富群眾文化生活,建立了閱覽室、青年婦女活動室、中老年健身隊、青年婦女舞蹈隊、鑼鼓隊等群眾文化組織。為進一步提高人居環境質量和生態文明水平,在今年5月份開展垃圾分類和太陽能垃圾減量化處理試點。一是制定垃圾分類村規民約,以人為單位收繳衛生費,每戶分發分類垃圾桶及可降解垃圾袋,并為垃圾袋進行分戶編碼;二是配備保潔員和垃圾分類員上門定點定時回收垃圾,并及時檢查垃圾是否正確分類,建立有害垃圾定點投放點;三是每戶簽訂門前三包責任書,建立黨員干部聯鄰幫戶責任區,通過自評和小組互評的方式評出“最美麗庭院”和“最潔凈庭院”,對評選結果上榜公示;四是建設太陽能垃圾減量化處理房一座,目前已基本完成建設。近年來,下張家村先后被評為省級綠化示范村、興林富民示范村、民主法治村,市級全面小康示范村、一村一品特色村、治安安全村、文化示范村、生態村等榮譽稱號。
雅畈鎮汪家村
雅畈鎮汪家村位于金華市雅畈鎮以南3公里處,建村在北宋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有887年歷史,全村345戶,人口941人,居住有漢族、畬族、苗族,耕地1224畝,山林面積5400畝,花卉苗木種植面積達800多畝,是遠近聞名的花卉苗木專業村,2013年汪家村人均年收入達到9000余元。近年來大力開展新農村建設,先后完成飲用水改造工程、污水處理、村莊整治、環境綠化等基礎設施建設,建成1200余平方的休閑廣場、建成了文化禮堂,完善文化設施及活動制度。村環境衛生長效保潔制度完善,落實門前三包責任制,村保潔人員定時清掃及清運垃圾,建立村兩委干部包干衛生責任區,每天負責衛生的監督檢查。先后獲得了全國婦聯基層組織建設示范村;金華市五星基層黨組織、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示范村、村莊整治示范村、綠化示范村;婺城區文明村、五好村黨組織等榮譽稱號。
瑯琊鎮浩仁村
浩仁村位于瑯琊鎮西部,金蘭水庫下游,距集鎮3公里,全村212戶,人口615人,耕地1025畝,山林1750余畝,主要產業以水稻、茭白、苗木、養殖業等為主。近年來大力開展新農村建設,先后完成美麗鄉村建設精品村創建、農村住房改造建設拆除危舊房12000多平方米;建成2000余平方米的休閑廣場;建成文化禮堂,完善文化設施及文化活動制度;建成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工程,完成畜禽養殖場整治;建成公廁2座,垃圾房2座。村環境衛生長效保潔制度完善,落實門前三包責任制,村保潔人員定時清掃及清運垃圾,建立村兩委干部包干衛生責任區,每天負責包干區內衛生的監督檢查。浩仁村現村中環境優美,綠樹成蔭,池塘景觀帶藍天、碧水,古樹、蓮花……相映成趣,賞心悅目;村莊道路綠化帶平整絢麗,郁郁蔥蔥,讓人產生步入花園般的感覺。先后被評為區、市、省級文明村;區、市級文化示范村、生態村、綠化示范村;浙江省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示范村等榮譽稱號。
蔣堂鎮下尹村
下尹村位于婺城區蔣堂鎮西北部2公里,交通便利、轄5個村民小組,173戶,常住人口504人,農民人均純收入11000元。近年來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總要求,緊緊依靠全村黨員群眾,團結村兩委班子,穩步推進新農村建設,先后實施了村莊整治、污水處理工程,村莊道路建設、農村住房改造、自來水改造、村莊綠化、社區服務中心、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村文化禮堂等基礎設施建設。村環境衛生長效保潔制度完善,落實門前三包責任制,村保潔人員定時清掃及清運垃圾,村域內設置垃圾中轉房6處,村中路邊配備流動垃圾桶。下尹村在近10年來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如今環境優美、道路整潔、村貌一新,得到了全體村民和周邊村民的交口稱贊。各種文化活動、體育健身活動蓬勃發展,村中每年舉辦正月十八龍燈節、婺劇演出、九月重陽敬老活動等。在經濟大發展的同時,注重文化建設的發展,通過查閱洪氏宗譜,整理出洪氏繩世家規十條,讓古老的家規祖訓重新為后人熟知警戒。對村中古跡加以修繕保護,發掘村中文化,經半年的修繕,煥然一新的三瑞堂重發昔日光彩。下尹村目前正在實施美麗鄉村精品村建設,集中對村莊環境、綠化、亮化、休閑公園等項目進行改造提升,進一步提升村莊文化品位。先后被評為省級綠化示范村,市級文明村、五好黨支部,區級文化示范村、先進黨組織等榮譽稱號。
塔石鄉余倉村
塔石鄉余倉村地處九峰水庫源頭,距市區65公里,村莊海拔500多米,全村共148戶、368人,三分之二以上勞動力外出務工經商為主,2013年人均收入6648元,村集體收入3.8萬元。余倉村衛生整潔,環境優美,保持著原生態的自然風光與民俗風情。古村落白墻黑瓦,古木參天,高山梯田景觀迷人,村邊小溪流水潺潺,卵石步道依水而建,疊加式的瀑布群清幽俊逸,村口50畝月季園鮮花絢爛。近年來,余倉村新農村建設不斷推進,先后進行了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河道整治、沿溪觀景游道建設、進村公路拓寬改造、村口瀑布群游步道建設等基礎設施建設,村莊環境明顯改善。村內休閑廣場、文化活動室、健身場所、公廁、垃圾房等公共設施完備并落實專人管理。村莊衛生實行門前三包,公共場所定人定時保潔,垃圾實行統一清運。積極開展文明村、文明戶創建,制定村規民約,文化活動室常年開放,活動豐富。近年來先后被評為市級文明村、市級綠化示范村、區級生態村等榮譽稱號。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