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連村村小人少,飲用水管網老舊落后,要求改造原有管網并新建蓄水池一個”、“高塘村經村民代表會協商,確定以種植得菇作為本村創業致富的路子,要求盡快落實技術學習和香菇大棚建設等相關事宜”……日前,記者在塔石鄉群眾訴求清單上,看見里面詳細地記錄著26項群眾訴求。據悉,自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塔石鄉要求黨員干部在工作中深入基層,強化服務,以解決群眾訴求為著力點,不斷改進工作作風。
如何幫助解決老百姓關切的問題,一直是塔石鄉黨委政府思考的重要課題。今年該鄉從解決群眾訴求著手,在改進黨員干部工作作風方面狠下功夫,實實在在地為老百姓解決了不少困難。家住銀嶺村最高處的村民華文漢,年近7旬,家里種了2畝地的蕃薯,因為道路不好走,加之腿腳不便,每年搬運這些番薯就成了他最頭疼的事情。如今看到嶄新的水泥路通到自己的家門口,他無比開心,內心充滿著對鄉、村兩級干部的謝意,“這條路大大方便了我們村民,以后搬運東西找輛車就行,還有什么是比解決種植創收過程中的大難題還要高興的事情呢。”據了解,銀嶺村地處婺城與遂昌的交界,屬于金華最偏遠的村落之一,村里經濟落后,地勢高低不平,有三分之二的農戶出行要爬四五層樓高的臺階,搬運貨物都靠肩挑,生產生活十分不便。特別是作為一個以蕃薯干出名的村子,在蕃薯成熟的季節,這里的農戶都要挑上千斤的蕃薯進行烘制,為此要耗費大量人力,村民強烈要求建設一條能讓車子通到家門口的盤村路。該村的盤村路從今年5月初開始規劃建設,受到鄉領導班子的高度重視,鄉里在政策處理、資金籌集等方面積極協調,希望早日完成這件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大實事,村干部也充分發揮戰斗堡壘作用,每天不分工作日、休息日“泡”在工地上指導工程進展,在廣大村民的大力支持和多方力量的努力下,到本月上旬,這件惠民、利民的大好事終于全面完成。
加快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和推進“五水共治”工作,不僅是塔石鄉一直以來的重點工作之一,也是老百姓渴望實現的民生工程之一。今年該鄉施行了垃圾統一清運,一改以往垃圾自產自銷造成當地衛生情況惡劣的狀況,深受老百姓歡迎。但是開放式的垃圾池還沒有從根本上改變垃圾外溢的情況,于是老百姓對封閉式垃圾房的建設滿懷期待,基于此,鄉領導班子從各村情況摸底入手,最終確定了35個村41個垃圾房改造的目標。截至目前,全鄉第一批20個垃圾房已建成并投入使用,新建的垃圾房灰墻紅瓦,配上開關方便的不銹鋼門,在美化村莊的環境的同時發揮了垃圾暫存和處理的重要作用。下一步,塔石鄉將進一步做好垃圾清運的監督考核工作,以確保達到提升村莊衛生情況的目的。
據該鄉鄉黨委書記沈劍鋒介紹,塔石鄉是個地處金華西南的山區鄉鎮,地處偏遠,經濟落后,很多基礎設施與外面的鄉鎮相比明顯不足,群眾收入水平也遠遠不及發達地區,在老百姓的心底,他們對改善生產生活條件有著深深地期盼。在這次群眾路線教育的“四張清單”中,群眾訴求清單上一共有26項訴求,內容有的涉及村民致富,有的關系地方基礎設施建設,還有的直接影響村民的日常生產生活,一條條都沉甸甸地記錄了塔石鄉老百姓自己的關切。他表示,領導班子在群眾路線活動自查過程中還發現存在深入基層不足、服務能力不強等問題,對于這些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訴求,正好是檢驗黨員干部改進作風的重要方面,我們在整改中要從解決群眾訴入手,切實肩負起“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為地方百姓增收和提升生活品質的重任,并以此作為改進工作作風的有效切入點。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