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在新獅司法所了解到,家住道院塘的管某和妻子一起來到司法所,與司法所的干部們一起聊家常,大家一起說說笑笑,很是開心。
據了解,管某原屬于司法所矯正人員,在矯正期內,經常與老婆吵架,甚至進行家庭暴力,屢次要鬧離婚,司法所了解到情況后,與道院塘的社區干部一起,上門進行思想幫教,找到問題癥結,雙方對婚姻的忠誠開展調解工作,化解雙方長久存在的矛盾,鼓勵雙方要相互支持,相互信任,2011年管某矯正期滿,到現在為止,夫妻之間都很和氣。
近年來,新獅司法所根據社區矯正工作“重點在基層,核心在規范、關鍵在落實”的要求,建立了區司法局、鄉鎮(街道)司法所、村(社區)矯正工作站共同組成的三級矯正工作體系。根據這一要求,街道成立了矯正工作領導小組,通過落實街道司法所、聯村干部、村(社區)工作站的矯正工作職責,形成黨工委、辦事處主要領導親自抓、司法所具體抓、相關職能部門互相配合、互相支持的社區矯正組織工作體系。
新獅司法所現已建立起司法虛擬專網和社區矯正管理平臺,為矯正人員劃定電子圍墻,將矯正人員100%納入手機區域監管,安裝了“面紋+指紋”考勤機,確保了矯正人員的日常報到、集中學習、社區服務等制度的落實,為避免人情因素干擾創造條件,實現了對矯正工作的信息化管理,司法所還在工作中加大對違規人員的處罰力度,僅今年1—8月,街道就警告處分了13人次,有效提高了矯正人員遵守社區矯正規定的自覺性。
新獅司法所利用每月5日開展集中學習的機會,加強矯正人員對矯正工作法律、法規和各項規章制度的學習,同時也利用時機,及時了解矯正人員的思想、工作、學習、生活及家庭等情況,做好對其的思想幫教、困難幫扶的工作。近幾年來,新獅司法所只要了解到矯正人員有困難,都會及時進行幫扶。家住浙師大犯職務侵占罪的金某,判緩刑四年,金某已經三十多歲,體弱多病,一直沒有結婚,父親早早離世,僅靠母親的退休金過活,生活很艱苦,司法所了解到這個情況之后,經常買些食品到他家去看望他,對他進行心理和思想上的幫扶,重新樹立對生活的信心,平時司法所開展公益勞動,考慮到他行動不便,都額外照顧,只是安排到他做一些拔草、掃地等比較輕便的活,四年后他順利結束矯正。
自2009年開展社區矯正工作以來,街道司法所已累計接受社區矯正人員122名,解除社區矯正人員87名。至今年八月底,在矯人員35名,其中緩刑27人,假釋7人,暫予監外執行1人。社區矯正人員中,城鎮戶口19人,農村戶口16人,其中男性30名,女性5名,18—45歲的20名,46—60歲的13名,61歲以上2名。所有矯正人員在街道司法所矯正期內,都認真接受矯正,如期解除矯正。
由于在矯人員人數眾多,鑒于司法所人員中專職較少,兼職較多的具體情況,在接下來的工作中,司法所將會借助蔣堂經驗,將聯村干部納入社區矯正工作中來,并已率先在每個村成立社區矯正工作站,司法所與聯村干部和社區矯正工作站簽訂責任書,發放工作手冊,確定每月走訪制,要求聯村干部與所在村(社區)的矯正人員定期進行走訪、談話,并且每月將矯正人員最新的思想動態、生活狀況記錄在冊,由矯正人員簽字后交由司法所統一管理。司法所自加壓力,按照超過矯正人員兩倍的比例,配備了87名志愿者,將矯正人員管理納入社區矯正工作站、聯村干部、司法所三層管理體制中,確保街道的社區矯正工作扎實有效。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