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省級文明城區創建活動開展以來,婺城區城北街道紅湖路社區采取一系列舉措,上下聯動,齊心協力,基礎設施更加完善,市民素質得到了提升,呈現出了一派和諧的景象。
路面補修一直是紅湖路社區推進文明城區創建的一項重點工作,為此,該社區工作人員采用居民反映和主動巡查的方式,對轄區的一些破損路面進行統計,并對這些破損路面進修維修。
轄區常樂巷、外貿局宿舍入口,青年路206號入口,青年路257號入口等多處路面,都存在破損的問題,路面坑坑洼洼,一到下雨天,就會出現積水等問題,嚴重影響了轄區居民的通行,尤其是轄區居住的老年人較多,因為道路破損,時常會出現摔跤的問題。大家紛紛希望修復改造這些路面。為此,社區積極改善居民的出行條件,在轄區共建單位及上級部門的幫助下,對這些路面進行修補,對部分路段進行路面硬化,并對一些破損圍墻進行修補。居民們看到路面修補后,紛紛很高興,他們表示,以后就不再為出行難發愁了。
路面補修只是紅湖路社區開展文明創建的鏡頭之一。自去年以來,該社區還注重通過開展“學雷鋒、樹新風”等活動,不斷提升社區居民素質,走在該社區所轄的五一路、常平路、人民西路,LED屏幕宣傳及時向居民傳達相關信息,開展為民服務,為社區居民解疑惑、辦實事。
共建共享文明成果,在紅湖路社區同樣得到了充分體現。“西風寺背、車門巷、常安街、常德巷等路段,以前都沒有路燈,晚上黑漆一片。”紅湖路的居民對記者說,今年,社區對這些路段進行了路燈安裝,讓轄區居民享受到了實實在在的實惠。前不久,社區還集中更換轄區窨井蓋90多處,疏通管道3處,拆除違章1處,推進文明城區創建步伐。
說起社區文明創建,紅湖路社區黨委書記吳勝紅說,“社區居民的素質提高了,很多人都當起了志愿者,鄰里需要幫助,大家都會出手幫助。”如今,通過省級示范文明城區創建活動,小區“牛皮癬”不見了,綠化增多了,道路整潔了,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走進居民小區,融入百姓日常生活,社區居民的日子越過越精彩,越過越舒心……
記者手記:社區是城市的細胞,是城市文明創建的第一線。要實現城市的文明和諧,就必須先實現社區的文明和諧。只有始終把文明社區創建作為文明城市創建的基礎性工作,擺上重要位置,綠樹成蔭、環境整潔、鄰里和睦、文明和諧才會逐步成為我區社區建設的新亮點。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