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在竹馬鄉的各個村上都可以看到鄉政府的干部們一大早便陪同保潔員一起回收垃圾,晚上再挨家挨戶宣傳垃圾分類工作。竹馬鄉政府重視垃圾分類工作的每一環節,尤其是保潔員在垃圾分類過程中所發揮作用。近期竹馬鄉組織16個行政村的所有保潔員開展了一次保潔員如何進行垃圾二級分類的培訓會。竹馬鄉的垃圾采取定色定時定點投放方式,農戶一級分類之后每天定時將垃圾袋投放在自家門口,保潔員將每天定時上門回收并進行二級分類,分類后保潔員直接將可漚肥垃圾運輸至陽光垃圾漚肥處理房發酵成肥料還山還田,將不可回收垃圾集中清運至鄉垃圾中轉站進行處理。
竹馬鄉黨委書記陳小華表示,垃圾分類工作的推行已經有一段時間,但是在多次的檢查過程中發現村民的垃圾分類還停留在表面,未做到真正的垃圾分類,因此垃圾分類的宣傳工作還要進一步提升,刻不容緩。由于大部分村民晚上才在家中,鄉政府的全體干部們利用自己的休息時間,不辭辛苦走村入戶進行垃圾分類宣傳工作。
但是相較城市而言,農村實行垃圾分類的難度更大,即使在多次的宣傳之下,部分村民依然將垃圾分類停留在表面。一方面原因是由于村民們的老思想、老習慣一時難以改變,另一方面是因為村干部在宣傳的過程中講解不夠細致,村民也只是部分理解。針對這些問題,竹馬鄉政府再次討論研究方案,在如何為村民做更好的講解、讓村民理解垃圾分類的意義并自覺主動進行垃圾分類等做了不懈努力。連續多個晚上,鄉政府干部人員分批在下張家等12個行政村進行垃圾分類的宣傳工作,這一次是垃圾分類宣傳的有力出擊,直接與每戶人家面對面交流,鄉干部們用最簡單、平實的語言耐心解釋哪些垃圾是可以回收到陽光垃圾房,哪些是有害垃圾,盡力將宣傳工作做到最細致化。
生活垃圾中有些物質不易降解,使土地受到嚴重侵蝕,垃圾分類之后去掉能回收的、不易降解的物質,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減少垃圾數量。開展垃圾分類工作的背后藏著鄉里每一位干部的汗水,長期“五加二”、“白加黑”地開展各項工作,陳小華表示,接下來每位干部要統一思想,提高責任意識,在方方面面繼續努力。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