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展垃圾分類減量化工作是一項具有全局性、長遠性影響的工作,是涉及家家戶戶利益,與百姓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生活方式變革。五月底,竹馬鄉被確定為金華市鄉鎮垃圾分類減量化試點鄉,垃圾分類減量化工作開展已四個多月,竹馬鄉主動開展民主協商,聽取民意,現在村民已逐步接受該“新潮”的生活方式。
垃圾分類試點過程需要探索和大小決策的地方非常多。試點過程中,竹馬鄉本著“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的理念,大小決策前廣泛汲取民間智慧,主動進行民主協商,在民主協商中廣泛凝聚共識,目前試點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接到試點任務第一時間,竹馬鄉黨委政府就走農戶、召開座談會聽取鄉干部、村干部、普通村民多個層面的意見,了解干部群眾的思想動態,開展問卷調查,聽取群眾對垃圾分類的最真實想法。很多普通群眾雖然并不了解什么是垃圾分類,卻直覺認為此事對群眾只有好處,沒有壞處。但是仍然有部分群眾擔心不知道如何做,政府會不會“一陣風”。
在聽取民意過程中,竹馬鄉黨委政府帶著“是否推行垃圾分類”、“什么時候推進垃圾分類”、“如何推進垃圾分類為好”等幾個問題同有代表性的村民、干部進行協商,在草根協商中得知大多數群眾是支持盡早推行垃圾分類的。另外,鄉黨委政府非常注重收集采納民間智慧,如試點過程中,農戶自覺性參差不齊,如何讓先進帶后進,所有農戶都規范分類,鄉政府辦法不多。這時,竹馬鄉政府干部們走入群眾,向百姓征詢好辦法,姜楊頭村的一個女干部提出要將做得好與不好的都拍照記錄,利用晚上跳舞前的時間在公共電視前曝光,讓群眾來監督群眾,促使后進積極上進。
竹馬鄉政府立即采納了該項建議,有力地促進了暫時不自覺戶加快規范分類進度,現在竹馬鄉的16個行政村村民已經基本接受垃圾分類的生活新方式,有了村民的實際行動,垃圾分類的效果是顯而易見的。
目前,竹馬鄉計劃建設的17座太陽能減量化垃圾房現已全部投入使用,竹馬鄉廣泛開展垃圾分類的宣傳、教育和倡導工作,使村民樹立垃圾分類的環保意識,闡明垃圾對社會生活造成的嚴重危害,宣傳垃圾分類的重要意義,呼吁全鄉共同積極參與,同時教給村民垃圾分類的知識,使村民進行垃圾分類逐漸成為自覺和習慣性行為。
現在走進竹馬鄉的各個村上,道路顯得十分整潔干凈。隨機走進一戶農家,都可以看到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垃圾分類地十分仔細。東宅村一村民表示:“雖然進行垃圾分類有些繁瑣,但是可以明顯感覺到村子變得干凈了,連蒼蠅都減少了許多。”這一點說明,竹馬鄉開展垃圾分類減量化試點工作具有明顯成效,帶給了百姓實在的利益好處。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