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素芳是城西街道河盤橋社區黨委書記,同時也是金華市第六屆黨代會代表、婺城區政協第三屆委員會委員,自2000年從企業轉崗到社區工作以來,她立足社區,以人為本,真心真意為民排憂解難、辦實事,贏得了社區居民的交口稱贊。
社區工作繁雜忙亂,整天和居民的家長里短打交道,工作比較清苦。但鄭素芳干了十多年社區工作,從未向組織提出過任何個人要求。相反,鄭素芳視社區為家,整天為老百姓跑前跑后,樂此不疲。鄭素芳有一個民情登記本,上面密密麻麻記載著轄區居民的大事小事,這些情況大多是她每天在轄區內轉悠了解到的。懷著對居民群眾的深厚感情,她把居民的困難當作自家的問題去解決。
社區居民蔡某,一家四口,上有年邁的母親,下有年幼的兒子。從木材公司下崗后,蔡某因糖尿病引發尿毒癥,雙目失明,生活非常困難,鄭素芳在了解情況后為他家申報了最低生活保障。去年,他的病情突然加重被送往醫院治療,鄭素芳聞訊后馬上向有關部門匯報,當即發動單位、黨員捐款,捐得現金8000余元送交蔡某。由于下崗又無經濟收入,蔡某一直未交醫療保險,鄭素芳在炎炎夏日里多次為蔡某跑有關部門,爭取補交了醫療保險。事后,蔡某送來了“心系居民、真情關懷”的錦旗表示感謝。
社區居民金某因患間歇性精神病,丈夫、兒子相繼離她而去,生活非常困難。鄭素芳了解情況后,上門看望她。剛開始,金某連門都不讓鄭素芳進,后來,鄭素芳為其申報了最低生活保障,并為她代辦各項手續。因為考慮到金某的生活自理能力較差,鄭素芳還安排愛心支部每月定期送去定額的生活費,并幫助修理電燈及解決生活中的急事、難事,鄭素芳的多次上門和愛心幫助終于換來了金某的認可。
除了對困難居民給予幫助,鄭素芳對轄區內的婦女們更是花了不少心思。為了充分發揮婦女“半邊天”的作用,河盤橋社區成立了全市首個“新居民婦女之家”。由于社區地處城鄉接合部,工廠較多、房租便宜,來此租住的外來流動人口特別多,鄭素芳就組織社區干部挨家挨戶上門發放倡議書,號召外來婦女同胞加入“新居民婦女之家”,形成了“人人都為建設和諧家園出把力”的良好氛圍。
多年來,鄭素芳以孜孜不倦的執著追求和點點滴滴的日積月累,以她的實際行動在社區這個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創造了不平凡的成績。有人問她:“你整天在社區干一些婆婆媽媽的事,感覺有意思嗎?”她說:“過去我沒干社區工作時,對社區工作不了解。現在干上了,我覺得老百姓離不開社區干部的服務,我選擇社區工作無怨無悔。”她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