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區政協主席施素珍、副主席邢水成、樓存根等攜婺城區各街道、鄉鎮“政協委員工作室”聯絡組主任及組長參觀新獅街道“政協委員工作室”,并對有關工作給予了一致好評,尤其肯定了新獅街道“政協委員工作室”邀請“老娘舅”章善祥定時坐班,搜集社情民意,為群眾排憂解難的創新做法。
據了解,去年9月份,新獅街道積極落實區政協對“政協委員工作室”提出的“一支隊伍、一塊牌子、一間辦公室、一套辦公設備、一套制度、一本臺賬”的六個“一”要求,宣布“政協委員工作室”成立,確定于每個月第二個星期的星期三下午由六名小組內政協委員輪流坐班“政協委員工作室”服務群眾,每月一名,并同步邀請“老娘舅”章善祥每星期一、三、五上午八點半到十二點三個半天坐鎮新獅“政協委員工作室”,聽群眾說難事,為群眾解難題。有群眾告訴記者,無論家里家外事,居民們都會找“老娘舅”聊聊,大家愁眉苦臉地進去,卻總能心平氣和地出來。
據章善祥介紹,傾聽來訪群眾傾訴后,他會首先分析問題,若是個別問題,章善祥就會從中組織調解,盡可能當場為群眾解決;若遇到有關問題暫時無從解決的,章善祥則聯系有關部門了解情況,為群眾解決問題牽線搭橋,若因為具體原因依舊得不到解決的,章善祥會及時向來訪者做出詳細解釋。此外,每接待一組來訪群眾,章善祥都會按照問題的具體情況進行分類記錄,家庭矛盾、夫妻關系、鄰里糾紛等個體問題被歸為一檔,其他有關大眾的共性問題被歸為一檔。章善祥對自己有個要求,“作為一名合格的調解員,不僅要傾聽來訪者的有理訴求,還要傾聽來訪者的無理訴求,‘政協委員工作室’就是要為群眾辦實事”。
就在前不久,章善祥就為群眾辦成了兩件大實事。今年4月中旬,天彩茗苑小區業委會代表張加森來到新獅“政協委員工作室”找“老娘舅”反映情況,據說小區前面的龍祥路依舊坑坑洼洼,百姓遭遇行路難。“老娘舅”到現場核實情況后,很快聯系婺城區新城建設指揮部。指揮部調查發現,原中標修路施工隊自行拖延工期,未及時澆蓋柏油,導致小區居民行路難問題遲遲得不到解決,因此,婺城區新城建設指揮部火速做出督促和協調,要求施工隊立即繼續施工。5月新路修成,群眾反映良好。
今年4月,有關部門落實相關土地政策,欲對勤儉社區附近杭金衢高速路出口段進行加寬,勤儉社區通過“老娘舅”向新獅街道“政協委員工作室”提出將勤儉社區與高速路段一并進行城市發展規劃的建議,經多方協調,今年10月,各有關單位接納了百姓建議,并同步作出部署,征用20畝土地將勤儉社區杭金衢高速路出口段綠化加寬20米,同時批復同意勤儉社區進行城中村改造,并特批30畝土地用于城中村改造土地周轉,社區群眾一致稱贊。
此外,“老娘舅”坐班新獅街道“政協委員工作室”還為群眾解決了不少個別矛盾,陳某幼時父母離異,陳某隨母親生活,后父親再婚,與繼母和繼子一起生活,前不久父親去世,法院考慮陳某未盡贍養義務判決其繼承父親六分之一的遺產,陳某不服,未盡贍養義務而要求分得遺產,陳某找到了“老娘舅”,“老娘舅”為陳某細心解釋了有關法條,并從情理的層面進行了引導,使陳某內心接受法院判決。94歲老人繆樹蘭臥病在床,膝下三子為贍養責任及遺產分配問題爭論不休,“老娘舅”從中調解,考慮長子家住蘭溪,幼子遠居上海,唯有次子常駐金華,最終引導三人商定由次子照料老人,三兄弟平分老人遺產,老人臥病期三人彼此關照配合,使老人得以安享晚年。“老娘舅”告訴記者,“政協委員工作室”就是要提倡良俗公德,普及法律道德,引導群眾從“情理”與“法理”兩個方面思考和處理問題,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