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黃大先來蔣堂鎮視察污水處理相關工作,區人大常委會主任張菲菲陪同視察。
黃大先一行先后實地察看了蔣堂鎮立新村“金淳養殖場”和污水處理廠,了解養殖場的污水處理情況和污水處理廠的運行情況。近年來,蔣堂鎮人大代表圍繞“走一遍、看一遍、查一遍”的要求,按照“就地就近”原則,以管理處為片區,緊密結合“三改一拆”、“四邊三化”、“美麗鄉村建設”等行動,通過視察調研、明察暗訪等途徑,認真排查鎮域水污染情況,重點針對工業、養殖業污水違法排放,生產生活垃圾廢物隨意堆放處置等情況,對區域內的河溪及源頭進行全方位的走訪,查找水污染源,以實際行動督查水污染源整治工作,為建設“兩富和諧蔣堂”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如何探索出生態發展的新路子?張菲菲建議,可以采取“公司加農戶、大戶帶小戶”的養殖模式,鎮里統一規劃設點,招商引資并完善污水處理設施,由規模養殖戶帶散戶或農業合作社牽頭,這種模式不僅利于集中管理保護水環境,更利于保障農民的收入。
黃大先對蔣堂鎮污水處理工作給予了肯定。黃大先希望蔣堂鎮要根據發展實際,努力探索出一條“種養殖相結合”的生態發展新路子,考慮到蔣堂鎮是養殖業大鎮,只靠關停養殖場來遏制水污染不是長遠且實際的辦法,只有開辟出一條“經濟與環境”共存的發展模式才是長遠的、可持續的。黃大先表示,做好農村生活污水截污納管工程,是提升農村居民生活質量的惠民工程,要以追求最終處理效果、追求百分百入戶率為目標,嚴格把關,保證質量,真正把實事辦好、辦實。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