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疫動物及其排泄物、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的動物尸體,要將其在專用的無害化處理池作無害化處理。”11月15日,在白龍橋鎮畜禽養殖整治培訓會現場,區農林局工作人員對全鎮內所有畜禽養殖戶普及安全知識,深入講解《畜禽規模養殖污染防治條例》和《畜禽養殖場戶守法經營告知書》,確保完成“五水共治”目標任務。參加培訓的養殖戶們則紛紛表示受益匪淺。
今年以來,白龍橋鎮不斷加大畜牧業污染整治力度,截至目前,白龍橋鎮簽訂關停、拆除協議,簽訂率達105%;共計關停、拆除養殖場337家,拆除養殖場151637平方米。從9月開始,除了禁養區范圍內的整治,還啟動了新一輪畜禽污染防治工作——對限養區的養殖場進行了整改、提升。據統計,全鎮范圍內共有406家限養區內畜禽養殖場需進行提升改造。現階段,白龍橋鎮計劃在今年11月底前完成32家保留的規模養殖場的提升改造。
11月初,圍繞婺城區畜禽養殖整治“一場一策一干部”思想,白龍橋鎮先后走訪了400多家養殖場,對限養區內沒有整改的養殖場進行調查摸底工作,堅決做到不漏一場,不漏一戶;針對每個養殖場(戶)現狀,提出相應的整治措施,并組織好養殖戶,采取現場培訓、科技下鄉、印發技術資料等方式,廣泛開展污染治理等技術培訓與指導;落實長效管理機制:要求各鎮組織人員,按照“聯村聯場”方式,落實長效運行監管措施。指導養殖場建立治理設施運行維護及排泄物、沼液施用排放。定期或不定期對養殖場規模、治污設施運行情況進行檢查,督促養殖場及時整改出現的問題和隱患,對偷排、漏排的養殖場及時立案查處。截至目前,該鎮已完成了18個蓄禽養殖場的整改提升。
白龍橋鎮通過開展污染治理等技術培訓與指導,讓畜牧養殖戶明確辦場要求、建立健全養殖檔案,包括免疫、表示、檢疫、消毒、發病、用藥、死亡、無害化處理;飼料添加及添加劑和獸藥的基本情況。此外,養殖戶還需佩戴畜禽標識、遵守引種要求以及調入備案、嚴格達標排放。相關負責人表示,與往年不同的是,畜禽養殖場戶需按照畜牧醫部門的做好疫病監測工作、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等方面工作從而確保規范畜禽生產經營行為。
針對不符合規范的養殖場,白龍橋鎮已積極協助養殖戶整改提升,籌備沼氣池等;對居民生活影響較大、居民反映較多的養殖場,實行關停、拆遷。對保留的規模養殖場,白龍橋鎮將從提升和治理兩個方面著手。提升方面,主要對規模養豬場的軟硬件進行提升改造,對病死豬實行無害化處理;治理方面,主要走農牧結合生態循環之路,污水集中處理達標后納管外排,對剩余干糞收集加工成有機肥。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