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潤華始創二十五年,自一尾鑄剪白手起家,于時代洪流歷坎坷無數,代代潤華人秉誠信創新之思想,勤勉敬業之精神,踏實奉獻,方奠潤華開山基業。深感同仁之恩德,惜其精神及智慧之隱沒,始建潤華博物館,以彰現世,以饗后人,日后實記后來人之點滴,集潤華之大成,承前啟后,代代傳承,鑄眾人之潤華,成潤華之眾人。
——摘自潤華企業文化館后序
循著這份初衷,今年7月,由董事長俞芷琳牽頭,潤華集團在其旗下子公司浙江潤華機電有限公司廠區內創建了潤華企業文化館,也是全市首個工業企業文化館。
老車間內,企業文化館驚艷問世
數百平米的潤華企業文化館原址為老廠區內一寓做電器裝配的老車間,自去年8月開始整修改造,舊址新貌,碰撞之間自有一番頗具歷史縱深感的時光余韻。
步入潤華企業文化館,“潤華人自強不息,潤華人厚德載物”,兩行頗具視覺沖擊力的大字,如奏響了前進的沖鋒號,夾帶著潤華人抖擻的精神面貌,直抵人心。隨后,潤華企業歌《春雨潤華》、企業運營五行圖《金木水火土》、潤華“三道文化”依次映入眼簾。據潤華黨支部書記胡槐皎介紹,客戶乃“衣食父母”,潤華人以顧客為“天”,尊“天道”;老一輩潤華人飽經風霜,才有潤華輝煌的當下,新潤華人視其為長輩,尊“孝道”;潤華團隊發展及人才培養十分重視“傳幫帶”,上下級關系亦為師徒關系,潤華人尊“師道”,此為潤華“三道”,引導潤華人“尊師重道”,“長幼有序”,讓每個潤華人明了其內在秩序及行為處事應循的章法。
企業發展歷程板塊細致記錄了潤華由白龍橋一家做剪刀加工,供應貿易出口的五金小作坊逐漸擴大業務范圍,搶占市場份額,不斷探索內在組織發展,調整產業布局,完善至當下格局的發展過程。與軍方建立合作關系、實現股份制轉型、成立集團化公司、旗下開發樓盤售罄……一張張黑白老照片銘記下潤華發展歷程中每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光輝時刻。
“十年以上工齡員工”、“優秀員工”、“金牌員工”……幾面員工風采墻上,代代做出突出貢獻的潤華人被永恒記錄,受眾潤華人敬仰。表彰墻前,潤華人供奉有一尊天然奇石,奇石以其自然的“玉”字裂紋告訴眾參觀者,潤華人為“王”者,卻不以“主”自居,唯有如玉般溫潤隨和,方能健行百世。
潤華企業文化館里間,一件件老產品一字排開,穿越時空與如今的我們會面。工業飛速發展的當下,它們早已不是生產線上的寵兒,然而,潤華人卻將它們收藏進了企業發展的深刻記憶。
以道興企,多年深耕企業文化
企業文化館是潤華企業文化的集中體現,然而,潤華人深耕企業文化已有多年。
早年,潤華集團分別在其旗下子公司建成了圖書借閱室和談心室,同步配置了乒乓球桌、排球場地等,每年一次舉辦排球賽、拔河比賽,董事長俞芷琳攜眾高管參加,努力豐富員工文化娛樂生活。
此外,逢年過節,潤華黨支部便會走訪下屬子公司,慰問一線員工,送福利,送溫暖。如今,廠區里依舊有工人津津樂道,“那年我們廠里只有20多個員工,單位黨支部來給我們做飯,鍋就架在廠區靠近大門的位置,董事長親自掌勺,給我們燒了一桌豐盛的大菜。”
潤華有個老傳統,每個車間都會有一個組長,負責上情下達,下情上傳,組長不是上層任命的,而是一線員工自己選舉的,信任誰就選誰。每年,潤華集團法人代表、監事換屆,集團會在全體員工中開展投票選舉,將民主選舉結果上報董事會,作為下一任人選任命的重要參考,充分尊重每個員工的主人翁身份,深入傳播民主文化。
近四年來,每天早上八點,潤華集團總部都會召開10分鐘的晨會,由董事長俞芷琳主持。周一歌唱《春雨潤華》、學唱孝歌;周二研習《弟子規》;周三輪流解讀潤華企業文化;周四個人輪流表演節目;周五分部門輪流表演節目。由此,日積月累,諸如《潤華賦》等企業文化精粹層出不窮,逐步推動潤華由傳統工業企業向現代文化型企業轉型。
多年來,潤華集團十分重視員工文化建設,其在省市企業文化賽事中亦創下不菲佳績。音舞快板節目《和諧潤華展風采》獲浙江省工商聯慶建國60周年文藝晚會二等獎,金華市工商聯慶建國60周年企業文化匯演金獎,企業歌《春雨潤華》獲金華市第二屆職工文化藝術節合唱比賽金獎。
“潤華要做有文化的工業企業,要以道贏天下,要成為受人尊敬的企業。每個潤華人都要牢記企業愿景,深刻領悟企業文化,并找到自己奮斗的目標和立足的位置。只有用文化管理企業,企業人才能齊心,才能擰成一股力量向著共同的目標前進,共同創造美好的未來,同步實現企業價值和個人價值。”潤華掌門人俞芷琳如是說。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