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六點,天剛剛拂曉,白沙溪畔,一群身姿矯健的老人在悠揚的音樂中進行著早鍛煉。近日,記者也起了個早去體驗這豐富多彩的晨練活動,到達之后,卻被眼前給震撼了,粗略數了一下,有100多個老人進行著鍛煉。
原來,這100名老人都是被玉龍社區的一支文體隊伍吸引過來的。在白龍橋有很多的文體隊伍,但玉龍社區的這一支文體隊伍每天都能吸引很多周邊的村民一起加入他們,是什么樣的特色讓他們如此有魅力?
每天清晨,文體隊伍的成員們一般安排太極拳鍛煉,晚上六點半開始則進行佳木斯和廣場舞。黃巧花是這支文體隊伍的主要負責人,她告訴記者:“其實我們這支隊伍成員住的都很近,現在大概有20多人,最初我們在雙橋小區門口跳廣場舞,后來覺得我們幾個成員商量說我們還可以多弄些活動形式,佳木斯、太極拳、健康操等等都可以弄一弄,漸漸地被周邊葉店、后童、馬海地等村的村民熟知,他們也來加入了我們。”
記者還了解到,最近玉龍社區的這支文體隊伍還前往東陽參加了2014(中國)世界工藝文化節暨中國大媽節,他們表演的節目《太極蓮花扇》獲得了最具風采獎。文體隊伍的成員們對活動的參與度都很高,他們還專門請了鎮里的文藝骨干前來教大家跳廣場舞。
但是更重要的是,大家通過一起參加活動,借著跳舞的契機,鄰里之間的感情卻不斷地加深了,越來越融洽。大家感情深了,遇上矛盾之時,彼此之間也更加懂得體諒,各自退一步就把問題給解決了。不僅如此,這支文體隊伍還經常參加社區里的志愿者公益活動,監督衛生、清掃街道、文明勸導……每當有這些活動,他們都積極參與,是可以說是開展社區工作的好幫手。
“他們都是白龍橋鎮的退休干部、黨員,對白龍橋鎮有很深的感情在,建立文體隊伍他們有了一個情感寄托,他們給社區也作了很大的貢獻。”玉龍社區的書記鄭珍珍如此說道。他們是白龍橋鎮玉龍社區的一道亮麗風景線,豐富了鎮上老年人以及居民的日常文化生活,他們也用自己活力感染大家,將文化、文明進行傳播。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