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吃過晚飯后,箬陽鄉琴壇村村民鄧士文都會將當天吃剩的飯菜、瓜果等廚余垃圾裝入指定的可降解回收袋中。到了第二天一早,他就會將袋裝垃圾分類投放至村里就近的分類投放點。鄧士文說:“垃圾分類好啊,你看,村里如今垃圾不落地,大家都說村里干凈整潔多了!
垃圾分一分,生活美十分。自今年9月中旬箬陽鄉啟動垃圾分類工作以來,該鄉在琴壇村開展垃圾分類試點、先行先試的過程中,在抓好垃圾分類硬件設施投入的同時,摸索總結出了一套符合當地生產生活實際的垃圾分類工作方法。
作為婺城區首個啟動垃圾分類工作的山區鄉,箬陽鄉在完成前期村級試點工作的基礎上,將該項工作在全鄉范圍內鋪開,目前已實現了垃圾分類設施全覆蓋的目標,垃圾分類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為進一步加大垃圾分類工作力度,提高人民群眾對垃圾分類的知曉度和參與度,箬陽鄉根據全鄉各行政村零散分布、地處偏遠、空巢老人和留守兒童較為集中等特點,以加強宣傳為工作切入點和著力點,充分利用通村廣播,每日定時以基層群眾喜聞樂見、通俗易懂的形式,向他們宣講垃圾分類的相關知識以及改善農村生活環境的好處。此外,為了將垃圾分類理念能夠在潛移默化中真正轉變為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自覺行為,該鄉還在制度措施方面對該項工作的扎實有效推進加強保障,并要求鄉干部逐村動員、到點指導,既當好垃圾分類政策知識的駐村宣講員,也當好垃圾分類落實工作的指導員和監督員,將垃圾分類工作融入到日常聯村工作中。
與此同時,箬陽鄉在11月中旬開展了為期半個月、以行政村為單位,由各行政村主職干部(村書記和村主任)、聯村干部、保潔員共同參加的“垃圾分類勞動競賽”活動。在此過程中,該鄉通過鄉、村兩級對村莊環境不定期檢查,及時掌握各行政村垃圾分類工作動態,有則改之,無則加勉。通過活動開展,充分調動了該鄉廣大干部群眾參與垃圾分類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截至目前,全鄉已基本實垃圾分類知曉率和參與率的“雙百”目標,并根據各行政村競賽達標考核情況,評比出垃圾分類示范村、達標村、示范戶;垃圾分類工作優秀村干部、優秀駐村指導員(聯村干部)、優秀保潔員等各項先進若干。鄉長錢紅偉表示,接下來,箬陽鄉將逐步健全和完善符合偏遠山區鄉實際的垃圾分類處理可持續運轉機制,不斷提高農村垃圾分類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生態化處理水平,打造“山水箬陽·善美山鄉”,助推“兩美婺城”建設。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