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村上的舞蹈隊獲得了浙江省‘文化禮堂’鄉村排舞大賽銀獎呢!”前不久,湖頭村村支部副書記張路前給記者打來電話說,“這個獎不僅僅是對我們舞蹈隊所付出的努力的肯定,更是對我們村文化的肯定啊!”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
湖頭村的這支舞蹈隊是2011年才成立的,成員有14人。“你可別看我們這支舞蹈隊成立的時間不長,人數不多,它可獲得過好幾個大的獎項!”張路前說,“你看,這是我們獲得婺城區排舞大賽一等獎的獎狀,這是我們獲得金華市排舞大賽金獎的獎杯……”說起這支舞蹈隊,張路前的自豪不溢言表。
這一份份沉甸甸的榮譽背后,是隊員們用汗水換來的。
張巧芳是湖頭村郵政儲蓄站的一名工作人員,這個儲蓄站不大,平時只有一個工作人員當值。白天,張巧芳就在儲蓄站里忙碌著,湖頭村不算大,但來來往往前來辦理業務的人倒是不少,交水電費的、交電話費的……這一天下來,張巧芳已經累得夠嗆,可以休息的時間也只有晚上了。可自從當上村里這支舞蹈隊的隊長以后,就連晚上也沒有時間休息,“舞蹈隊里十多個人,白天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工作,為了排練舞蹈,我們只能利用晚上的時間訓練”。
晚上6點左右,張巧芳就在微信群里“呼叫”大伙兒別忘了,晚上7點在廣場上練舞啊!”晚上7點,吃過晚飯,隊員們就自覺地聚集到廣場上,音樂響起,大家就撒歡地扭動起來了。晚上9點,大伙兒才各自散去。短短兩個小時的訓練時間,雖然不長,但對于這群結了婚當了媽有了家庭的女人來說實在不易。
采訪的時候,魯燕韜抱著18個月大的孩子來儲蓄站玩耍。張巧芳告訴記者,她也是舞蹈隊里的一員。記者心想:帶著孩子怎么排練?魯燕韜說:“我晚上去排練,老公就帶孩子。去一次兩次,老公不會說什么,但時間久了也會抱怨幾句。抱怨歸抱怨,但我喜歡跳舞,一到時間我還是要去……”和魯燕韜一樣,王瑩也是一個22個月大的孩子的媽媽,女兒聰明可愛,總喜歡粘著她。對于王瑩來說,跳舞是一件非常快樂的事情。一邊是自己疼愛的女兒,一邊是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如何讓兩者兼顧?幸好,王瑩有一位好婆婆,每天晚上只要她去排舞,婆婆就會帶著孫女前去觀看,“女兒看著我跳,自己也會跟著音樂扭起來,可歡樂了!”王瑩說。
14個人組成的舞蹈隊,年紀最小的26歲,年紀最大的已經有60歲。對于腰腿不好的人來說跳舞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陳美芝有膝關節炎,有時候運動得太過劇烈,膝蓋就會又腫又痛。但就算這樣,她還是堅持著過來訓練,她說怕自己不訓練,就會跟不上大伙兒的步伐,等比賽了會拖累大家。每一次跪,每一次跳,她都要付出比別人多的努力。“好在我們通過努力取得不錯的成績,這樣我也挺開心的。”陳美芝說。
舞蹈跳的不光是樂趣,更是對民俗文化的傳承
你聽過“貓舞”嗎?沒有吧?記者也是第一次聽到“貓舞”這么新鮮的舞蹈名字。張路前告訴記者,之所以把舞蹈隊跳的舞蹈取名為“貓舞”,其實,還得從朱元璋來湖頭說起。
1358年朱元璋親征金華,為次年攻取衢州做準備。傳說朱元璋攻打金華的時候,每次發兵都攻打不下,究其原因是因為村子里養了很多狗,每次一有什么響動,狗就會叫起來,這樣一來便驚醒了在睡覺的士兵。朱元璋便想了個辦法:第二天要攻城,頭一天,他會命人將這些狗殺掉用來犒勞士兵。那一年,天氣異常寒冷,但是吃了狗肉的士兵卻絲毫感覺不到寒冷,反而士氣大增。第二天,金華城就被攻打下來了。從那以后,吃狗肉的習慣就被一代代傳承了下來。
就這樣,湖頭人將九月二十二這一天作為村里的廟會。到了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物資匱乏加上交通不便,為了方便附近村民們的采購,原本的廟會漸漸演變成了物資交流會。
上世紀九十年代以后,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物資交流會的規模也是一年比一年壯大,四面八方的人都往湖頭聚。好客的湖頭人,只要有親朋好友來,就會拿新鮮的狗肉來招待客人。就這樣,狗肉成為了家家戶戶餐桌上不可缺少的一道菜。到了后來,殺狗的數量變得越來越多。湖頭人想著自家人吃不掉,于是便拿到集市上去賣,尤其是在農歷九月二十二這一天,賣的人買的人越發多。湖頭也成為了狗販子的聚集地。到后來,物資交流會慢慢地演變成為了人們口中所說的“狗肉節”。
原本的物資交流會成為了狗販子用狗賺錢的最好時機,這其中不乏有黑心的商販,將死去的狗肉拿到市場上來賣,賺取黑心錢。對吃狗肉頗有要求的人在買狗肉的時候便會問問:“這是不是新鮮的狗肉啊?”為了讓買的人放心,狗販子干脆現場來屠宰狗,以表示自己賣的狗肉絕對新鮮。于是,那個年代,在湖頭的物資交流會上隨處可見血腥的屠宰場面。這一幕幕讓人寒毛直立的場面很快被社會上的愛心人士所抨擊,一時間,湖頭村的“狗肉節”被推到了風口浪尖。
也就是從那時候起,相關部門制定了條例,明確提出要杜絕此類現象的發生。“狗肉節”也因此停辦,繼而改成了民俗文化藝術節。“民俗文化藝術節的創辦就是為了要傳承民俗文化,杜絕像‘狗肉節’上的血腥場面的發生。從那時候起,我們的排舞隊成立了。和別的排舞隊不一樣的是,我們的舞蹈隊跳的可是‘貓舞’。跳‘貓舞’的目的,是想表達我們湖頭人熱愛動物、關愛動物的決心。”張路前說,“如今,你走在湖頭,再也看不到打狗殺狗吃狗肉的場景了,而是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畫面。”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