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明確突出“建設學習型、服務型、創(chuàng)新型的馬克思主義執(zhí)政黨,確保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堅強領導核心”。這是新的形勢下中央對于黨的宗旨、功能所作出的新認識,新發(fā)展。我們就群眾路線教育背景下服務型機關建設問題進行了調研,并就如何深化服務型機關建設的提出了若干對策建議。
(一)講究方式方法,使服務型機關建設“事半功倍”。深化服務型機關建設是一項重大的戰(zhàn)略任務,也是一項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必須堅持科學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講究辨證法,防止片面性,順應潮流,回應民意,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實踐中應處理好以下三個關系:
一是妥善處理“上梁”與“下梁”的關系。在深化服務型機關建設中,領導與群眾、上級與下級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即“上梁”與“下梁”之間的互動效應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良好的“上梁”形象必然會對“下梁”產(chǎn)生示范效應,這就要求上級機關和領導干部必須以一種高尚的人格力量,嚴于律已,率先垂范,上級機關為下級機關作表率,領導為部屬作表率,要求下級和群眾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禁止群眾做的自己堅決不做,一級做給一級看,一級帶著一級干,切實將服務型機關建設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二是正確把握“唱功”與“做功”的關系。深化服務型機關建設關鍵是抓落實,機關干部要把心思用在干事業(yè)上,把精力花在辦實事上,把本領用在促發(fā)展上,把功夫下在抓落實上,真抓實干,知行合一,唱做合拍,只有這樣,深化服務型機關建設才能收到實效。
三是辯證看待“求實”與“創(chuàng)新”的關系。深化服務型機關建設要注重創(chuàng)新,積極探索新辦法、新措施,不斷增強新實效。但創(chuàng)新的同時必須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把實現(xiàn)好、維護好、發(fā)展好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自己思考問題和開展工作的根本出發(fā)點和落腳點,絕對不能為了創(chuàng)新而搞一些“自編自演、自拉自唱、自娛自樂”的自我感覺良好但群眾反感、不切實際、勞民傷財?shù)摹巴狳c子”、“花架子”。要牢固樹立正確的政績觀,著力從解決社會關注、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抓起,從倡導為基層、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做起,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
(二)提升素質能力,使服務型機關建設“固本強基”。建設服務型機關關鍵在人,關鍵在干部。習近平總書記在新一屆中央政治局常委記者見面會上強調“打鐵還須自身硬”。因此,深化服務型機關建設要把建設高素質的機關干部隊伍放到突出位置。
一是堅持思想引領強化素質。要抓好思想理論建設這個根本、黨性教育這個核心、道德建設這個基礎、廉政教育這個保證,按照中央部署要求,圍繞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認真開展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教育引導機關黨員干部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頭腦,堅定理想信念,強化宗旨觀念,不斷提升機關干部隊伍政治理論素質,增強運用科學理論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的能力。
二是堅持教育培訓提升能力。要加大教育培訓力度,采取“走出去”、“請進來”、集中培訓等培訓方式,加強基礎性、前瞻性、應用性學習,引導廣大機關干部廣泛學習經(jīng)濟、科技、文化、法律、信息技術等方面的知識,優(yōu)化知識結構,提高綜合素質,不斷提高開拓創(chuàng)新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是堅持實踐鍛煉增長才干。要推動機關干部到基層調研、掛職、蹲點、接“地氣”,到矛盾多困難大的地方經(jīng)風雨、受磨練、見“世面”,在復雜環(huán)境中砥礪品質、增長才干,不斷提高機關干部團結凝聚群眾的能力、集中民智決策的能力、提高效能履責的能力、辦好惠民實事的能力,確保機關工作順民意、謀民利、得民心。
(三)轉變機關作風,使服務型機關“實至名歸”。機關作風關系黨風、政風、民風,機關作風建設關乎全局,關乎事業(yè)成敗,其意義十分重大,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深化服務型機關必須把轉變機關作風作為工作重點,以作風建設的新成效,凝聚起推動事業(yè)發(fā)展的強大動力。
一是聯(lián)系群眾重心下移要“深”。要堅持把聯(lián)系服務群眾作為改進工作作風、培養(yǎng)宗旨意識的有效載體,進一步推動機關干部走出機關、深入基層,到困難集中的、群眾意見多的農村、社區(qū)、企業(yè)中去,努力用真心換取真情,用泥腿丈量民情,真正做到在思想上尊重群眾,在感情上貼近群眾,在工作上依靠群眾,在發(fā)展上為了群眾。
二是摸清實際傾聽心聲要“實”。機關干部下基層要虛心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調查研究不能光走“康莊大道”、看“優(yōu)美盆景”,要多到工廠車間、田間地頭、菜市場、信訪接待室等地方去,在真正的“民間”傾聽真正的“民聲”;要多搞隨機調研,多走“岔道小路”,多看“后院角落”,不設路線圖,不指定訪談,邊走邊看邊聽,在真正的“基層”體察真正的“民情”;要抓住現(xiàn)實問題、突出問題、具體問題,問得直白、親切,讓群眾說得明白、逼真,在了解“小問題”中摸清“大情況”,努力獲取那些難以聽到、不易看到和意識不到的新情況。
三是服務群眾回應民意要“真”。要深化機關效能建設,廣泛推行“一線工作法”,引導機關干部不僅要帶著感情、帶著責任,更要帶著任務、帶著措施辦法到基層去,做到發(fā)現(xiàn)問題在一線,化解矛盾在一線,工作落實在一線,解決好改革發(fā)展中的實際問題,解決好群眾最直接、最急需的現(xiàn)實問題。要牢固樹立“馬上就辦”理念,廣泛開展“馬上就辦,辦就辦好”活動,對基層、廣大群眾反映的亟待解決的問題,要堅持能辦的馬上就辦,不要拖拉,一下子解決不了的要認真研究,辦不了的要做好解釋工作,確保件件有回音,樁樁有著落。
(四)健全制度機制,使服務型機關“持之以恒”。制度建設帶有根本性、穩(wěn)定性和長期性。深化服務型機關建設是一項長期性任務,必須建立健全制度機制,使為民務實清廉機關建設制度化、規(guī)范化、科學化、經(jīng)常化。深化崗位廉政風險防控機制建設,把廉政制度、監(jiān)管制度固化到業(yè)務工作中,嵌入管理流程,加大“制度+科技”力度,抓好電子政務、網(wǎng)上審批、電子監(jiān)察系統(tǒng)等信息平臺建設,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做到陽光操作、過程監(jiān)督、全程在案、永久追溯,切實將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要始終保持懲治腐敗的高壓態(tài)勢,堅持“抓大不放小”理念,對腐敗案件,發(fā)現(xiàn)一起,堅決查處一起,努力構筑機關“不敢腐敗”的懲戒之堤,切實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作者系婺城區(qū)財政局局長)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wǎng)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