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通園多黑暗,夜晚不敢走多遠;今朝燈亮似月圓,了卻業主心頭愿。”近日,家住婺城區城東街道旌孝街社區鐵1幢2單元的75歲老人張方燦寫了四首詩,稱贊通園小區經過改造,環境變美了,更宜居了。
通園小區是金華市第一個安置小區,建成已近20年,小區基礎設施陳舊、老化可想而知。去年12月,通園小區被市政府列入老舊小區提檔改造工程的試點小區,并指定由城東街道辦事處承擔小區提檔改造工作責任主體單位。通過提檔改造力爭將通園小區建設成市區的精品小區,為業主創造一個安全、便利、舒適的生活空間。記者走進該小區,看到干凈的瀝青路、水泥路邊,綠化更加整齊了,每隔20多米,就有一盞路燈。每幢樓口,都安裝了鐵門,都立有報箱亭,一戶一箱。“基礎設施提檔了,環境面貌也發生了深刻變化。”通園小區業委會的張雅萍介紹說,目前小區改造已經完成85%以上,部分路面還需修補,綠化帶的提檔改造也未完成。預計月底,通園小區的改造將完成,政府投入資金達1800多萬元。
“我們的環境變美了。”張方燦說,他寫的詩“昔日雖有綠遍地,種菜養雞多異味;今朝重把綠化理,人換精神地換氣”讓不少居民有同感。“我們的小區與以前相比,有了很大的變化。原先我們小區養雞、種菜的特別多。現在大部分綠化帶已經鋪設草坪。”李師傅說,小區的房子建設時間早,稍微一下雨,污水就外溢,經過雨污分流改造,現在的小區變得異常干凈整潔。
最讓李師傅高興的是,道路變寬了,停車難得到緩解。以前,有住戶因為停車問題,被人潑了紅漆。據了解,通園小區共有住戶1760戶,5304人,有400多輛汽車,原先只有100多個停車位,小區停車糾紛時有發生。如今,道路拓寬,停車的地方多了,居民行走也方便了。小區內的主干道大部分拓寬了,鐵路宿舍附近的道路也進行了降坡處理,目前已經劃了100多個地上泊位,預計最后將有300多個地上泊位,加上小區門口的廣場,到時基本能容納小區內的汽車停車。面對這種改變,張方燦這樣稱贊:“昔日高低路難行,路窄彎多車難停;今朝寬直平又整,老少出門皆歡欣。”
市政府的這項惠民措施贏得了小區居民的廣泛贊譽。城東街道旌孝街社區副書記郭瑋說:“老舊小區改造是實實在在的民生工程,比如整修路面,改造供電設施,維修、增設路燈,安裝監控設施等,都解決了居民實際生活難題,居民當然歡迎。”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