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敞明亮的農家書屋里,窗明幾凈,各類圖書、報刊整整齊齊地排放在書報架上,井然有序。幾個剛剛做完作業的孩子正捧著兒童讀物看得津津有味,圖書管理員在對新進的圖書進行分類,幾位村民或翻閱報刊,或精選圖書;電子閱讀室里,擺放著十多臺電腦,一位農民正在利用電腦學習農業科技知識;……這是記者近日在蔣堂鎮蔣堂文化大院看到的場景。
“以前看書要到城里的書店或圖書館,如今在家門口就可以免費看書。而且一年中幾乎天天開放,借閱書刊也非常方便!贝迕駛冋f,自從村里建起了農家書屋,讓他們的業余生活多了一個去處,特別是對村里的未成年人,看書閱讀方便多了。
據了解,蔣堂鎮文化大院占地1800平方米、建筑面積1000多平方米,環境優美,設施配套齊全。文化大院負責人陳紀祥說,得益于區文體新局的幫助支持,每年都有新增圖書,更新也快了。圖書的品種日益豐富,村民們前來借閱的也多了。我們還設立了電子閱覽室,村民上網就可以遨游書海,暢享閱讀的快樂。
農家書屋辦得有聲有色,這是婺城區委、區政府、區文體新局積極推進農家書屋建設的一個縮影。在抓好經濟社會發展的同時,婺城高度重視農家書屋工程建設,把它作為新農村文化建設和文化強區建設的一項重點民生工程來抓。4年來,婺城共建設了農家書屋382個,基本實現村村覆蓋。僅今年,該局已經送書下鄉及更新圖書近2萬余冊,報刊雜志更新近8000份。廣大村民業余文化生活有了新去處,在有書可讀的同時,也逐漸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區文體新局還推出了“我的書屋我的夢”、“輕松閱讀、快速記憶”等一系列全民閱讀推廣行動。通過閱讀,增長新知、提升素質,由此也帶來了農村面貌和風氣的改善。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也深刻改變著人們的生活。如何更方便、更快捷地享受到文化資訊等服務,成了群眾考慮的重要方面。為應對新趨勢新變化,今年,區文體新局推出了移動圖書館。它集成了海量信息資源,真正能夠滿足了群眾對文化的多元化需求,而且其個性化的閱讀體驗,讓百姓更方便快捷地可獲取到所需的文化知識及海量資訊,等于為百姓隨身攜帶了一座移動著的圖書館。只要有一部智能手機,上網搜索“超星移動圖書館”客戶端下載后點擊登錄,通過婺城區圖書館的借閱證賬號和密碼登陸,讀者便可閱讀瀏覽海量圖書。
婺城區農家書屋和移動圖書館的建設,得到了上級部門的肯定和重視。區文體新局局長郭梓軍表示,農家書屋和移動圖書館的建立,點燃了農民讀書、用書、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熱情,進一步活躍和豐富了農村文化生活,我們將充分發揮兩者的平臺作用,使農家書屋和移動圖書館真正成為農民學習知識、獲取信息、啟迪智慧、豐富文化生活的精神文化家園。
目前,移動圖書館在各個行政村得到推廣,村民看書將更加方便快捷、隨時隨地就可上網免費享用100萬冊電子圖書、3萬個視頻、400多種電子報,以及有聲讀物、論文、圖片等數字信息資源,如今每月已有兩萬多人次的訪問量。
不僅如此,在區文體新局的不懈努力下,一個個為老百姓服務的文化設施,也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如今,全區已建有文化館1個,圖書館1個,移動圖書館1個,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19個,文化活動室420個,公共電子閱覽室15個,基本形成優勢互補、配置優化、布局合理的三級公共文化服務網絡,百姓可隨時隨地品味文化、暢享閱讀。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