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xù)幾個月,與二七區(qū)塊工作人員一起,默默奉獻,用自己的真情真心支持舊城改造。既是一名被征收戶,又是一名區(qū)塊義務工作者。
陳阿仙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支持舊城改造,配合房屋征收工作。“我是黨員,也是樓道小組長,政府重點工作面前,我不能含糊,要支持,要配合!”憑著這樣的一種信念,陳阿仙用行動贏得了大家的肯定,讓我們?yōu)樗c贊!
陳阿仙是市區(qū)城西街道雙龍社區(qū)的一名退休黨員,今年64歲,是金華手帕廠退休的一位職工。退休后,她不像其他老年人一樣,可以每天溜溜彎,到公園走一走。每天起床后,身為社區(qū)樓道小組長的她,要先轉轉,然后為社區(qū)居家養(yǎng)老食堂做飯,一天的生活,基本是忙碌的。
2014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二七區(qū)塊啟動舊城改造,陳阿姨家在鳳凰山西路,剛好處于改造范圍內。陳阿姨年紀大了,生活在二七新村已經幾十年了,這里有她所有的記憶,用她的話說,雖然有不舍,但是趕上政府拆遷,作為黨員,她必須積極配合。
陳阿姨被征收的房子49.84平方米,她和老伴一起居住,孩子大了都有了自己的家。這個房子雖然小了點,但是和身邊的老鄰居一起,嘮嘮嗑,聊聊家常,大家生活在一起,都習慣了,也都格外開心。幾十年了,大家和睦相處,就如同一家人。盡管如此,自二七區(qū)塊房屋征收工作啟動以來,陳阿仙不僅積極配合、支持,而且還做其他社區(qū)居民的工作。
“這么大一項工程,為了建設更美好的金華,政府按程序辦事,工作做得也很細致,我覺得一切都是合情合理的,我要感謝政府,還有工作人員的努力。所以理所應當支持舊城改造。”于是,陳阿姨帶頭第一個進行評估、簽約,還帶動鄰居積極簽約。還有,一直為社區(qū)做飯的陳阿姨也包攬了為拆遷工作人員做飯的工作。
采訪當天,陳阿姨剛剛因為勞累過度從醫(yī)院打完點滴回來,精神也不是很好。陳阿姨說,“好幾個月周末都沒有休息了,我想這些工作人員也辛苦,幾乎夜夜都是燈火通明。想想也就是為他們做點飯吧,也沒啥的。但是自己畢竟老了,身體扛不住,幾個月下來還是病了。”
陳阿姨說,“幾個月了,這些工作人員為了忙拆遷,不分白晝,一直在這里沒有休息,看看都辛苦。”陳阿姨說,工作人員的努力,也贏得了廣大被征收戶的理解和支持。許多一開始不肯簽約的居民,在工作人員一次又一次的耐心服務和上門工作下,紛紛簽約了。
現在,陳阿姨已經不住在老房子里了,搬到了別的地方。說起新一年的愿望,她說希望城市建設更美好。她還說,社區(qū)有很多工作,她還要好好投入社區(qū)工作中,為社區(qū)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