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14年尋找“最美養老院院長”活動結果揭曉,在全省2300多家養老院和福利中心當中,經過投票,金華市社會福利中心主任詹霞獲得了浙商保險杯“最美養老院院長”稱號。除此之外,2014年金華市社會福利中心還被省老齡委評為“全國愛心護理工程建設基地”優秀三等獎、市級“巾幗文明崗”,福利中心的黨支部還被評為金華市“五星基層黨組織”,還獲得了2014年度養老養生“最美家園”榮譽稱號。
2月15日,記者來到了金華市社會福利中心,看看老人們在工作人員的照顧下,是如何在福利中心過好美好的晚年的。
每一位老人都是家人
詹霞今年38歲,相比其他養老院院長來說,詹霞的年紀并不是很大,但她在福利中心工作卻已經有8個年頭了。說起自己為什么會想到當養老院院長,詹霞說是因為從小受到父親的影響:“父親從事民政工作三四十年,從小我對民政有一份特殊的情緣。父親的工作經歷讓我來到了養老院,懷著愛心、責任心和耐心來從事老人的照料工作。”
詹霞在福利中心的服務理念就是:“把老人當成是自己的長輩,用一種向善的心態來對待老人,因為我覺得所有的老人都是可愛的家人。”在福利中心,老人們都親切地叫她“女兒”。剛開始聽到這個稱呼的時候,詹霞還覺得有些不習慣,后來正是因為老人們對她親切的稱呼才讓詹霞更加有滿足感:“聽到他們叫我女兒,我知道他們把我當成他們的家人,我很開心。”
在福利中心工作后,詹霞覺得她學到了很多,同樣覺得自己的心態變得平和。因為照顧老人是比較繁瑣的工作,不同的老人有不同的需求,護理、生活照料、精神方面的要求都有所不同,每位老人都要護理員們每天按照他們的需求來對待他們,所以詹霞覺得最重要是要有一份平和的心態。
詹霞表示,照顧老人最重要的就是安全問題,其中包括用餐安全、醫療護理安全、生命安全、行動安全等等。很多時候病變發生的都會很突然,但是家屬這時候往往對他們就會有過多的指責,老人們稍微有些損傷就會有家屬的不理解,但是越是經常看望老人的家屬越是能理解他們的工作。“我和護理員們一年365天休息的時候都很少,‘安全’兩個字寫寫雖然很簡單,但仍然覺得壓力很大。我們不光有家屬的壓力,更有社會的壓力,但我相信我們會把壓力轉化為動力。”詹霞說。
來到福利中心的門口,老人們在門口正三五成群地聊著天,曬著太陽,聽說記者是來采訪詹霞的,老人們紛紛說起自己對她的感受。86歲的郭爺爺說:“在這里生活還是蠻舒服的,吃好喝好的,又不用自己動手干活,每天就是跟大家聊聊天,做做運動。”80歲的洪奶奶則表示:“在這里的生活有滋有味,在家里孤零零的一個人還要自己做飯洗衣服,這里都有人幫我們干了,過年還這么多人一起過,很有伴的。”
大家休息的時候,是她最忙的時候
走進福利中心的大廳,就看見整整齊齊地擺放了幾張桌子,最前方還有一個大舞臺。據詹霞介紹,這是福利中心準備給老人們過節用的。詹霞表示,大年三十那天,她和福利中心的所有人都會跟老人們一起度過2014年的最后一天,除了大家一起開開心心地吃個飯,中間還有許多福利中心護理員們準備的節目,目的就是讓那些在福利中心過年的老人同樣能夠感受到過年的氛圍。除了大年三十,正月初一詹霞也會跟老人們一起度過,用詹霞自己的話說就是“自己無論是作為晚輩或是子女,過年的時候都應該陪著老人們”。
剛進福利中心時,詹霞以為晚上安頓了老人休息,自己就可以下班回家,應該說是一個正常上班的工作。可沒想到的是,工作沒多久,福利中心突然打來電話,說有個老人生病了,詹霞連忙往福利中心趕,到福利中心后不放心,又自己開車將老人送進醫院,陪老人打完吊針,住院了以后才放心回家。“從那以后我就知道自己的責任重大,所以別人節假日休息的時候,我和那些護理員們都是沒有放假的時候。而我既然是管理層,就更加要以身作則,大家休息的時候就是我最忙的時候了。”詹霞說。
而最讓詹霞覺得難過的莫過于老人們去世的時候。普通人每天都是上上班就回來了,上班時候有點小錯誤改正就好了,而詹霞每天的工作都必須仔仔細細地完成。每當天氣不好、下雪、冰凍的時候,詹霞都要擔心老人們的安全,就連刮風、下雨,老人們一走出去,詹霞和護理員們也會擔心老人會不會受傷。一般福利中心老人的最后一程都不會在中心里進行,但有時難免會有老人突然去世的情況發生,這時,詹霞第一時間就會趕到現場處理善后工作,通知家屬,在老人過世的房間里舉行一些簡單的儀式來告別老人。
在詹霞的字典里,工作永遠放在第一位。到了福利中心,她更是以中心為家,全身心撲在工作上,忽視了家庭。“小孩子在家生病、掛瓶什么都是我公公婆婆帶去的,對于我自己的家庭來說,我做的真的不夠好。”詹霞說。但是丈夫對她的工作卻很理解,知道她的工作就是要花很多時間在里面,所以連帶著公公婆婆現在對她的工作也是十分理解。詹霞說,因為工作忙碌,她很少在自己父母和公婆面前盡孝,所以她把福利中心的每一個孤寡老人都當做家人,讓他們過上開心快樂的晚年生活。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