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傅錦烈結束12載的軍旅生涯,循著一份佛手茶情結回到了父親經營了14年的佛手園,作為新一代婺農,開始了“金佛手”本土特色產業的經營和探索。
微信聯誼,串起全國80家“珍珠店”
起初,傅錦烈找到了父親的佛手收購商,拿了貨,試著開起了一家佛手茶專賣店,佛手茶銷量不甚可觀,卻有不少土特產商家的業務員找上門來,希望將自家的產品放在他的店里銷售。后來,傅錦烈才知道這是土特產公司普遍采用的銷售模式,他們基本沒有自己的專賣店,多依托遍布大街小巷的土特產店鋪開銷路。轉念一想,找很多家店幫自己一起賣佛手茶想必是會比自己單開一個店賣得動。
然而,屢次商討,供貨商依舊不愿意采納傅錦烈的營銷建議。踟躕中,一位教授建議他自創企業,注冊自有品牌,經營佛手茶產業。于是,2012年,傅錦烈創辦金華錦櫞食品有限公司,先后注冊“玉佛手”、“金櫞佛手”品牌,收購了父親地里的佛手,自己全程把關挑選、清洗、曬干、二次挑選、切絲、冷藏工藝,找到專業的花茶加工代理商分裝小包,剛開始玩微信的他嘗試在朋友圈里求援,熱心微友介紹高手幫他設計制作了產品包裝。一切準備就緒,傅錦烈才帶著賣相極佳的產品跑遍金華八縣市的大街小巷,品茶論道間,很快與20家土特產店建立合作關系。
玩微信圈就好像滾雪球,伴隨微信人脈圈的壯大,傅錦烈的佛手茶生意也隨之風生水起,華友匯創業群、吃喝玩樂群、傅氏宗親群……傅錦烈日漸混跡百余個微信群,積累了1600余位個人微信好友,來自五湖四海的微友們一同探討創業心得、家長里短,互相關心,彼此合作,傅錦烈的創業夢想得到了很多微友的支持,他的金櫞佛手茶也依托微友小店、微友連鎖茶行等走到了北京、深圳、沈陽、杭州等大江南北很多城市,遍布全國80余家金櫞佛手茶“珍珠店”便很快被“串”了起來。此外,傅氏宗親群里傅氏集團當家人在國際合作商談中,更將金櫞佛手茶作為厚禮饋贈給泰國商務部負責人,群里有一位承接工程監理業務的哥們兒,每逢出差港澳臺談生意,傅錦烈的佛手茶都是他送給新老合作伙伴固定的見面禮!叭f能的朋友圈”讓傅錦烈對金華佛手茶的未來滿懷憧憬,“借助每個人的優勢資源,就好比借力無數向上攀登的杠桿,金華佛手茶會走出金華,走向國際。微友的合作可以打破很多瓶頸,不斷創造多贏,受益的不僅僅是金華佛手!
拓開渠道只是開始,傅錦烈更嘗試利用微信圈為佛手茶銷售不斷注入新的動力。在饞貓部落、吃喝玩樂等微信群里,傅錦烈的佛手茶一度備受追捧,“吃貨”們控制不住食欲,總一個不小心就把肚子吃脹了,佛手茶有消腹脹的功效,傅錦烈就將10克一小包地裝好,快遞給群友品嘗。在微信圈里要玩得轉營銷,定然還是要懂點行為藝術的,“每次限量,一大包都發群主,由群主決定分發給誰”,由此,群里“人脈王”的積極性被有效調動,產品推廣自然事半功倍,微信群里買佛手茶,通常是一傳十,十傳百,指數倍增長,買的人多了,喝佛手茶就成了群里的流行文化。由此,傅錦烈20畝佛手園里出產的2噸佛手做成的佛手茶很快賣空。
近日,傅錦烈聯合微友欲通過線上營銷帶動線下消費,試水“O2O”模式,以浙師大“微之友”店為試點,開拓金櫞佛手茶及其他特色產品的連鎖提貨點,“或許有一天,我們可以把這種模式推向全國,那么,在全國每個有‘微之友’連鎖店的城市,就會像北上廣等一線城市一樣不再有特產的概念,因為在‘微之友’都可以買到!
營銷為龍頭,品質把關為基礎,拉動金華佛手產業發展
“這棵橘子樹是我8歲那年種下的,12年前長出了第一只佛手。”傅錦烈看著自家20畝園子數十載的變遷長大,也見證了金華佛手由盛轉衰的坎坷歷程。
上世紀末,伴隨“中國佛手之鄉”美譽的到來,金華佛手在國內聲名鵲起,隨后,金華舉辦的連續三屆“佛手文化博覽會”亦吸引了八方來客,到了2000年,市場追捧加之當年四川、廣東等地佛手遭遇凍害,產量銳減,當地農民為完成醫藥公司的訂單,到金華搶購佛手,致使金華佛手切片竟賣到了每斤180元,也就是在這一年,傅錦烈的父親眼看著經營了近20年的橘林無甚收益,便砍掉了樹芽,嫁接上了佛手。
與如今金華苗木市場發展規律類似,短短三年間,婺州大地上很快出現了大片的佛手園,供需關系急速逆轉,佛手價格一落千丈。到了2003年,佛手鮮果市場價僅2元一斤,依舊無人問津,大批婺農只能眼睜睜地看著佛手爛在地里。很快,千畝佛手被砍去。
佛手并非金華獨有特產,面對廣東、四川等產區的競爭壓力,金華佛手難以重返牛市,之后的幾年,婺州的佛手飄香里平添了幾分寂寥!爸袊鹗种l”美譽實至名歸,引來全國矚目,而婺農佛手栽培技能卻未及成熟。婺農在佛手盆景培育中使用膨大激素過量,雖使初生鮮果光澤亮麗,卻將導致佛手果在一周內出現潰爛,甚至不日便凋零,讓消費者誤解為不誠信;藥用佛手栽培中,部分婺農農藥使用不當,金佛手在農殘檢測標準面前,相較廣佛手、川佛手缺乏競爭力。
然而,在傅錦烈眼中,金佛手的市場前景卻十分明朗,“相較其他產區,金華佛手優勢明顯。金佛手果形開裂,手指長,而佛手的藥性都在表皮,開裂果形的佛手表皮面積更大,揮發油更多,含水分少,藥性高,這是金佛手入市最有利的競爭點!庇谑,兩年來,傅錦烈堅持運用傳統工藝加工佛手絲,確保佛手鮮果中的的佛手內酯、檸檬油素、黃酮、氨基酸等20多種生物活性成分不流失。
多年來旁觀金華佛手市場風云巨變,加之在業內探索數年,傅錦烈對金華佛手產業發展的癥結與策略有自己的見解,“只有先把營銷做強,把金佛手品牌打出去,讓農民看到佛手的市場價值,大片的佛手園就會重新出現在婺州大地。金華佛手市場的發展需要一些有責任心的佛手茶生產企業作龍頭,合理引導,對農民種植的佛手進行統一收購,在收購時做好農殘等品質把關!2012年,在創辦公司的同時,傅錦烈聯合種植戶建立了仙源山佛手合作社,合作社的佛手園內一律用菜餅作肥料,用物理方法除蟲,堅決不用膨大激素,傅錦烈與種植戶建立長期合作關系,收購其合格產品,并給予疏花、嫁接、除蟲等必要的技術指導。
茶道創新,文化聯姻,欲推“金佛手”為金華城市名片
金佛手藥用價值極高,當屬眾所周知。傅錦烈則更津津樂道其保健價值,洗凈了整只入壺,引入陳酒佳釀,即成養生佳品。此外,金佛手多指,割下來洗凈了切片,烘干,直接泡茶飲用或是調和適量蜂蜜,冷藏數日做蜜餞,都好,剩下的“手掌”則可去皮直接食用,入口甘甜,馨香四溢。
多年佛手清茶飲,傅錦烈漸漸悟出了“佛手茶道”,佛手性溫,體熱者可輔以二三雛菊入湯,體寒者則可替以若干枸杞,若欲進補,配以石斛,口感極佳。佛手茶沖泡稍時,便要將茶湯引入公道,保持“茶水分離”,這樣泡出來的佛手茶熱飲,營養與保健價值最高,入口不苦,且有回甘。
飲茶思忖間,偶念及佛手源起,傅錦烈時而也陷入困惑,佛手果形似佛家仙人玉掌,千姿百態,寓意深邃,佛手與佛、道兩家自有某些說不清道不明的瓜葛,兩家人皆曾在傅錦烈處購買佛手,一來作祭品供奉,二來饋贈施主,以助其結下仙緣。當年查閱古籍,佛手古稱“櫞”,由此才為公司命名“錦櫞”。
早年銷售佛手茶,傅錦烈曾趕在春節將近之時購進火腿、酥餅等金華知名特產,與自家佛手茶一起,小禮包組合為大禮包,金華特色匯聚,成為金華人走親訪友的貼心好禮,市場反應良好。金華佛手產業經營,任重道遠。傅錦烈有個夢想,希望有更多微信圈里圈外的朋友常飲佛手茶,深入摸索佛手茶道,挖掘佛手文化,待產業發展成熟,金華佛手茶能與“國遺”婺州窯結合,開發與佛手茶及其茶道相匹配的專屬茶具,共同經營金華佛手茶文化,將其打造為金華城市名片。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