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親兄弟,仇妯娌”,而妯娌之間的和睦關系又是維系家和的重要因素,但這又是很不容易做到的事情。而瑯琊鎮(zhèn)山后金村的劉建花和包愛君這對年齡相差5歲的妯娌,卻在二十五年的共同生活中和睦相處,相互尊重,精心經(jīng)營著家庭的方方面面,給村里鄰居作了良好的表率,贏得了鄰里四舍的好評。
1985年、1990年,劉建花、包愛君先后嫁到了山后金村。嫂子劉建花性格內向、為人謙和,是操持家務一把好手。弟媳包愛君為人干練、熱情,年輕時開理發(fā)店,但對于家務并不擅長。雖然兩人的性格不同,但這并不影響她們的關系,成為妯娌后,兩人總是替對方著想。劉建花生了一個兒子,包愛君生了兩個女兒,劉建花的兒子作為哥哥,經(jīng)常帶著兩個妹妹出去玩耍,稍大一點了,就輔導兩個妹妹寫作業(yè)。有時包愛君外出,會把兩個女兒交給劉建花照顧,而包愛君也會把劉建花的兒子當作自己的孩子看待。
農村里,妯娌間有糾紛很常見,但是包愛君和劉建花成為妯娌已有二十五年了,從沒有紅過臉。平時,她們總是互相幫忙,只要一家有點事情了,另一家定會跟著“急”。包愛君是村里的婦女干部,要幫村集體做不少事,又要在外面打工,總是很忙,劉建花有空就會過去幫忙。劉建花有事時,包愛君一樣會去幫忙。她們還總是互相謙讓,總是說對方的好。
逢年過節(jié),劉建花、包愛君兩個人一起相約去集鎮(zhèn)上置辦年貨,二十幾年來兩戶人家都是一起吃年夜飯。后來,兩家人連新房都造在一起,格局、面積都一模一樣。劉建花、包愛君還互留了對方家的鑰匙,誰在外有事不能回家,只要一個電話都會幫忙解決。
包愛君、劉建花的公公婆婆今年都已經(jīng)八十多歲了,照顧兩位老人,她們從不推托,總是說:“公公婆婆為我們辛苦了一輩子,對我們那么好,照顧他們是理所應當?shù)模瑢砦覀冏约阂矔希惨獮槲覀兊淖优畼淞駱印!倍靵砹耍┳觿⒔ɑńo老人鋪上了軟乎乎的新被褥,經(jīng)常去幫老人洗衣服、打掃衛(wèi)生;弟媳包愛君平時在外打工,但一有空也會帶老人去醫(yī)院檢查身體,買些老人愛吃的水果送到公公婆婆手上。平時,誰家做了好吃的,都會端給老人,誰有空誰就照顧老人多一點,從不計較對方。村里人也都贊嘆說:“這妯娌倆都很有孝心!”如今,劉建花自己也當了婆婆,在她的影響,她的兒子、兒媳也很有孝心,每次回家都會給爺爺奶奶帶禮物。
在劉建花、包愛君這對妯娌看來,平時生活中正是兩人能相互體諒,遇事相互商量,互相學習對方的長處,是促進家庭間良好關系、和諧妯娌的法寶。而在鄰居們的印象中,兩位賢惠的媳婦從未紅過眼,吵過架,經(jīng)常看見的是兩個人一同笑著買菜做飯,一起干活,勝似親姐妹。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wǎng)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