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居民如果在社區就能有專家醫生看病,大家就不會到大醫院排隊。”昨天,城中街道西市街社區工作人員何群英說,這幾年,政府在公共衛生領域投入了大量的資金,衛生醫療服務事業取得了長足發展。通過改革,基本醫療保障體系更加完善。特別是在實行藥品零差價后,老百姓看病不再那么貴。
然而,也存在一些問題,因為缺乏有效分級診療制度,不同規模醫院之間的結構失衡問題,成為了導致看病難、看病貴的新因素。以社區醫院為例,除了為轄區患慢病的老人量血壓及日常保健外,基本沒有居民會選擇到社區醫院看病。
“其實,一些簡單的感冒、吊瓶,社區醫院完全可以發揮作用。但是老百姓不信賴社區醫院,這與社區醫院沒有專家醫生有關。”何群英說,應積極建立優質醫療資源向基層醫院服務的長效機制,比如通過多種形式的資源和人才幫扶,使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成為主要服務力量,構建起完善的醫療網絡。讓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看到專家醫生,讓老百姓得到更加方便、快捷的醫療衛生服務。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