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剛過,大部分中小學校都迎來了新的學期,與此同時,金華市眼科醫院眼科中心也迎來了開學季的首批就診高峰。斜弱視專科副主任醫師胡春生告訴記者:“這幾天,每天的門診量要比平時翻了近一倍,其中大部分都是過來看眼睛的中小學生。”
學生近視年齡越來越小,度數越來越高
在金華市眼科醫院二樓的眼視光專科,記者碰到了帶著兒子過來檢查眼睛的林女士。
林女士的兒子今年讀四年級,兩年前開始佩戴近視眼鏡。“上學期,左眼近視150度,右眼近視175度,今天檢查了一下,已經分別增加了50度。”林女士說,“孩子平時就知道玩電腦、手機游戲,有時候罵了也不聽,除了他爸爸,我們已經管不住他了。”
在門診外面,張先生正在等待叫號。張先生告訴記者,自己今天是特地帶著女兒來醫院檢查眼睛的,“女兒才上三年級,最近她老是喊著說眼睛干澀、難受。今天有時間就帶她過來檢查一下。”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張先生平時自己做生意比較忙,雖然女兒都是自己帶的,可也沒有那么多的精力去管。“孩子放了學就會先把作業做好,可做完作業就玩手機、看電視,我們怎么說都聽不進去。還好女兒現在沒有近視,可這樣下去近視不是遲早的事嗎?”
胡春生介紹,從目前接診的情況來看,近年來,青少年近視情況越來嚴重,每年前來就診的人數都會增長20%~30%左右,并且近視程度越來越深,“許多青少年1年近視度數加深100度,有些剛進入小學一年級的,就已經近視200度左右了。”
至于孩子不聽父母的勸說這一點,胡春生建議家長應該以身作則,“有些家長自己在玩著手機、看著電視,卻叫孩子不要看,這樣對于孩子來說是很不合理的要求。在勸說孩子的前,家長應該先放下手機、iPad等電子產品。”
開學后,要到戶外多運動
胡春生介紹,近視與這些因素有關:遺傳;長時間、持續性、近距離用眼;缺少戶外活動、不運動;長時間在夜間照明環境下用眼;高糖或淀粉攝入過多;壓力大和經常處于緊張狀態;沒有及時配戴適合的眼鏡矯正等。
如今,手機、iPad、電腦等電子終端設備成了影響視力的“利器”。首先,長時間盯著電腦或玩手機,眨眼次數明顯減少,就會影響淚膜的穩定性,眼球得不到淚液的滋潤,便會眼睛發干;其次,眼睛長時間處于緊張的工作狀態,易導致調節集合等雙眼視功能失衡,容易加速近視的發展。
胡春生認為,開學了,還是要盡量爭取多到戶外運動,每天至少保證3個半小時以上的戶外運動時間,是保護視力、預防近視發生發展的最好方式。“看書寫字每隔半小時,課間休息時,讓孩子們到戶外玩一會。因為自然光下的戶外活動,眼睛主要是望遠,這樣眼睛會最大限度地得到放松,適宜地接觸陽光是有助于抑制近視眼軸增長的。”他說,“或者可以去打打羽毛球、乒乓球,來訓練一下眼內肌。”
同時,他也建議,家長應該注意孩子的飲食習慣,做到葷素搭配,可以多吃胡蘿卜素,但要少吃甜食,“吃甜食過多容易引起眼球壁變軟,眼球壁變軟就會很容易引起近視。”除了有一個合理的飲食習慣外,還得養成一個良好的用眼習慣,“比如說在寫字的時候保持一尺一拳一寸的正確姿勢,不要躺著或者在光線不好的地方看書等。”
對驗光配鏡認識的三個認識誤區,你有嗎?
在門診過程中,胡春生發現很多家長對眼保健和驗光配鏡,存在著認識誤區。
誤區一:越戴眼鏡近視越深。許多家長不愿給孩子配戴近視眼鏡,是擔心一旦戴上了就拿不掉,于是尋求按摩法、中醫針灸、治療儀訓練、眼保健操、保健藥物等方法,事實上這些都不能逆轉或控制小孩的近視發生發展。事實上,及時科學的驗光配鏡有助于減緩近視的發展。
誤區二:配完眼鏡一勞永逸。人眼的屈光狀態會隨不同年齡狀態而呈現動態變化,因此要定期檢查,青少年可每半年查一次。另外,鏡片由于老化、表面鍍膜磨損等會影響到視覺質量,鏡架也會變形而導致矯正偏差,因此要重視定期驗光配鏡。
誤區三:長大后做個激光就行。青少年近視是不可逆的,通常每年平均增長50-75度,激光手術不適用。且高度近視容易導致視網膜裂孔、脫離、白內障、青光眼等,所以必須采取措施延緩近視發展。兒童及青少年戴上近視眼鏡后,依然要更重視良好的用眼習慣,提倡每天盡量多的戶外活動時間,盡量避免長時間近距離用眼,避免過度接觸電視機、游戲機、計算機和手機等視頻。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