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為祖國的教育事業貢獻一份屬于自己的青春力量!七年來,他從一名新教師迅速成長為能獨當一面的業務骨干,并擔任學校中層。
他深知,對于課程改革下的教師,光有一桶水是不夠的,教師必須要有源源不斷的活水。在工作中,他抓住每一個學習的機會,在不斷學習、不斷實踐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他便是婺城小學的年輕教師代表余國罡。
在校內,他會虛心、主動地向老教師請教學習、豐富教學手段,使自己的教學更加嚴謹。一旦有外出學習的機會,他更會認真學習,不恥下問,及時消化吸收專家學者的精華,并在自己的教學中實踐、總結,不斷提高。近幾年,他撰寫的多篇論文,在參加各級各類論文比賽中,都獲得了一、二、三等獎的好成績。其中,論文《基于硬件優勢服務學校網絡教研的實踐與思考》獲得浙江省三等獎;課改論文《淺談小學低段信息素養培養策略》獲得了區級一等獎;白板課例《買文具》、《設計標志》獲全國白板課例比賽三等獎。
近幾年來,他多次開設示范課,在各級各類的優質課評比中也取得了優異的成績。2010年,他在金華市小學信息技術研討會上,開設的公開課《圣誕賀卡》獲得了專家領導以及與會教師的廣泛好評;同年12月,在蘭溪市首屆白板教學研討會中執教《三角形的分類》一課。2013年,在金華市三區教研活動中執教《拼音輸入》一課,得到一致的認可。2012年12月,在婺城區小學信息技術優質課評比中獲得第一名的好成績,2013年,在金華市小學信息技術優質課比賽中再獲一等獎第一名。同年5月,在浙江省小學信息技術優質課評比中榮獲二等獎。
成績僅代表過去,他深知,只有在實踐中不斷摸索,不斷提升自己,通過不斷的學習、反思,努力提高自身的素養,才能在當今時代有源源不斷的競爭力。
做到“以人為本”,讓學生成功,是一名老師的最大心愿,也是最高的榮譽。2009年,他成為了一名班主任。接手的3班是住校生班,也是婺城小學第一個住校生班級。沒有經驗可循,一切都要靠自己摸索。在最初的3個月里,每天五點半到校,晚上十點離校,他的學習生活都和學生在一起,讓孩子們以最快的速度融入到了小學生活中。很快,孩子們厭惡住校的情緒沒有了,家長的擔心散去了,孩子們的笑容撒滿了校園。就是那一年,余老師和班里的小女孩張佳婕一同把學校的故事搬入熒幕,主演了一期二十分可樂,讓更多人知道了金師附小的住校生活。11月,金華晚報以整版的篇幅,報道了余爸爸的事跡。走在校園里,不時能聽到大老遠就響起來的招呼聲,“余老師”,一聲聲清脆,親切的問候,是孩子們最純粹的贊美!
在學生競賽輔導上,他從平時抓起,做好人才的梯隊培養,接手學校學生計算機競賽培訓后,學生累計獲獎50余人次。為初中輸送了一批信息學競賽人才。連續三年被評為婺城區信息學競賽優秀指導師。
2013年9月,余國罡被評為金師附小教育集團最美教師。作為一名青年教師,他深知身上的重擔和使命,他說:“我一定不辜負社會、學校和家長的重托,盡職盡責地做好各項工作,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全身心地投入教育教學,為教育事業貢獻出自己的光和熱!”
仰望星空,教育路漫漫,有理想,有追求,還有不悔的奉獻;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成績背后,我們總能找到與之對應的那份努力。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