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惠芳是婺城區路政大隊的一名普通的路政員,在這個平凡的崗位上,她兢兢業業、勤勤懇懇,銳意進取、勇于奉獻,用一顆熾熱而真誠的心,把平凡的崗位演繹得精彩非凡。正因為龍惠芳的不懈努力,受到領導和同事們的一致好評,多次被評為先進工作者,今年又榮獲婺城區改革踐行獎。
“決不輸給男隊員”
“決不輸給男隊員。”是龍惠芳的豪言壯語,也是她堅定不移的信念。
路政大隊每年都要進行全員培訓,并進行隊列、交通指揮手勢等訓練。每次龍惠芳都毫不退縮,與男隊員一樣,冒著高溫酷暑,風吹雨打,進行高強度訓練,嚴肅認真地參與其間。
在中隊工作時,領導考慮到龍惠芳是個女同志,安排她做內勤,但她還是每天外出巡查、值勤、查超,總是一馬當先。婺城區的公路大部分在山區,路窄線長,一天要巡查幾百公里,如果碰到幾起路政案件處理,經常連晚飯都趕不回家吃。在查處違法超限運輸的時候,需要押送違法車輛到停車場,押車過程中存在一定的不安全因素,但龍惠芳毫不膽怯,膽大心細,與男隊員一樣押車。有時碰到不講道理的駕駛員,她頂住壓力,不怕打擊報復,始終恪盡職守、秉公辦事,勇敢地擔起“護路使者”的重任。龍惠芳注重巧干,講究方式方法,換位思考,把利害關系講清楚,并說明在不違反原則的情況下,盡量方便當事人,使其樂于配合,更好地完成任務。
立足本職,奉獻崗位
龍惠芳自從踏上路政崗位那一刻起,她就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這項工作之中,始終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默默無聞地耕耘著。而作為一名普通的路政員,社會閱歷少、辦事能力和執法水平還有待提高,在種種困難面前,龍惠芳能夠正確處理好日常矛盾,自覺學習政治理論,鉆研業務知識,不明白的問題就虛心向老同志請教,向年輕同事學習,做到邊學邊練,邊干邊學,盡可能多掌握路政管理法律、法規、政策及其它業務知識,為干好本職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龍惠芳記憶里,2010年是最繁忙的一年,由于要迎接國檢,從新春伊始,處理中心負責對5年內的超限案卷進行詳細的梳理檢查歸檔工作。龍惠芳嚴格按照歸檔標準,從2006-2010五年內的超限案卷一一進行檢查對照,嚴格核對,每10個案卷裝一盒,制作目錄,統一裝盒,以方便查找和檢查。共整理超限案卷3275件。
從事路政工作16余年,龍惠芳經手處理的案件就達一萬八千多個,她對路政法規的把握、執法程序的應用、執法文書的填制等工作,從來沒有出現過大差錯。
龍惠芳以單位為家、奉獻崗位的行為給家庭帶來了一定的的沖突。身為:人妻、人母、主婦,其家庭的責任必然是不可少的,連續幾天不能回家料理,家庭多混亂可想而知。“每次回家,家中的零亂,無不讓我感到心酸。”龍惠芳說,幸好家人的理解和支持使她安心于單位,扎根于單位。
把群眾當親人般關愛
路政處理中心是服務性的“窗口”部門,服務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到路政部門的形象,在處理中心龍惠芳做到便民、及時,該辦的事馬上辦,就是放棄自己的休息時間也要辦,只要有當事人要求處理,她不論時間多晚,總是延時下班,及時處理。對待上門來辦事的、處理違章的人都熱情相對,文明禮貌,倒水讓座,把他們當親人般關愛。有一天中午,龍惠芳像往常一樣在處理違法案件。一對40多歲的中年夫婦進來就哭扯對著她說,家里困難,交了罰款的話,吃飯的錢都沒了,要求減免罰款。龍惠芳一邊耐心地和他們解釋,違法必究,罰款是不能減免的,一邊拿錢叫同事買來兩份快餐給中年夫婦。最后,他們自覺繳納了罰款。
清正廉潔,一身正氣
由于龍惠芳在處理中心負責違法超限運輸的行政處罰,外人稱之為“肥差”。但她不這樣看待,認為這是組織和領導對自己的信任,使自己肩負的重大責任,在多年的法與權、法與情、法與錢的較量考驗中,龍惠芳始終如一神圣地守護著法律的尊嚴,秉公執法、廉潔為民,真正做到“常在河邊走就是不濕鞋”。
嚴以律己,團結同志
龍惠芳自參加工作以來,一直嚴格按規定的作息時間,從不遲到早退、擅離崗位,處處嚴格要求自己,服從組織分配、尊重領導,搞好同事之間團結,視領導、同事為親人,遇事不斤斤計較、善待他人。參加工作以來從沒出現與他人不團結的現象。
“龍惠芳的人生觀不可多得,她風雨兼程二十三載,一步一個腳印,書寫出無私奉獻的詩篇,彈奏出艱苦奮斗的樂章,鋪就了平凡人生激揚路。”原路政副大隊長鄭建良如是說。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