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以來,在婺城區委、區政府的精心部署、運籌帷幄下,婺城區審計局以當好“國家利益的捍衛者、公共資金的守護者、權力運行的‘緊箍咒’和反腐敗的利劍”為總目標,認真做好監督和服務,全年共實施審計項目160個,為婺城改革發展提供了較為有力的審計支撐。
提高審計質量,深化政府性資金審計
按照上級審計機關的統一部署,區審計局扎實開展“審計質量提升年”活動,推出了一系列制度措施,有效推進了審計事業提速、提質、提效。區審計局在選準選好審計項目上下功夫,把好審計質量的第一關,堅持全面性原則、重要性原則、靈活性原則,抓好項目計劃管理;嚴把進駐關、匯報關、延伸關等“三道關口”,抓好現場管理,加強審計實施環節的全員和全程管理,切實防范審計風險,提升審計質量;開展業務科室抓好審計報告初審、法制辦做好審計項目審理工作、分管領導對審計報告進行復核、局務會議對審計報告反映的問題部分進行討論審核等“四級復核”,擬好審計報告;采取強化審計整改督查、推動出臺政策制度、為領導決策提供參考等“三項措施”,在工作中力求審計成果效能最大化,不斷深度開發審計成果。
按照五年輪審計劃,區審計局有重點、分批次地推進全部政府性資金審計“全覆蓋”工作,力求摸清底數、發現問題,促進政府性資金使用效益最大化。區審計局關注預算管理的規范性,提出了預算編報率低、部門預算編制不完整、財政資金存放隨意性大等問題,報送專報2篇,得到相關部門重視并限期整改,提高了區財政預算管理水平;關注存量資金的效益性,以自查和抽查結合的方式開展財政存量資金審計,通過調查50多家一級預算單位,摸清了區2013年及以前年度形成的財政存量資金,提出了制定財政性資金存放管理辦法、清理財政暫存款、清理檢查結轉結余資金等意見建議,督促相關單位盤活存量,提高財政資金使用績效。
關注“三公經費”的合理性。結合深化作風建設要求,重點開展了公務支出公款消費專項審計,審計報告表明,我區各部門能夠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省委“28條辦法”和“六項禁令”以及有關厲行節約的規定,公務支出公款消費明顯下降。
完善經濟責任審計制度,規范政府投資審計監督
2014年,區審計局促進經濟責任審計監督工作從制度上、內容上、程序上進一步趨向成熟完善。圍繞權力監管,扎實完成年度項目計劃。在多名審計干部被抽調外派的情況下,科學統籌審計力量,按時保質完成了年初計劃的11個涉及15名領導干部的經濟責任審計項目。區審計局還進一步強化全程約束,健全經濟責任制度體系;進一步加強協作配合,形成整體監督問責力量。
區審計局立足監督和服務并舉的原則,不斷規范竣工結算審計,逐漸加大跟蹤審計力度,在規范區政府投資項目建設管理方面發揮了越加突出的作用。加強竣工結算審計把關,通過把好資料審核、施工變更審核、不合理簽證審核等重要關口,不斷規范政府投資審計監督流程,確保了工程竣工結算審計質量。2014年以來,區審計局共完成政府投資項目竣工結算審計117項,送審造價65069萬元,凈核減政府投資項目工程款7161萬元。
啟動“五水共治”跟蹤審計。積極與水務局等責任單位溝通對接,于2014年9月首次啟動對治水工程的跟蹤審計工作,首批將長湖河道生態清淤及淤泥干化處理工程、馬海畈應急加固工程、馬虹路堤應急加固工程等3個項目納入重點跟蹤項目,涉及投資資金1.03億元。
此外,區審計局還完善工程審計制度建設,更好地服務區政府投資項目管理工作;擇優購買政府服務,進一步規范了中介機構的管理。
審計調查關注民生,參與群教實踐活動
2014年,區審計局圍繞保障民生,突出問題導向,以及時發現政策執行和資金使用過程中存在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為主旨,進一步加強了專項審計調查力度。強化專項審計調查,始終把群眾普遍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作為審計的監督重點,不斷拓展審計監督范圍、對象和內容,使專項資金審計監督更趨科學、合理、有效。2014年,區審計局共組織實施了住房公積金、涉農專項資金、政府采購軟件等3個專項審計調查項目。此外,還配合做好全國土地出讓收支審計工作。
區審計局緊緊圍繞“為民務實清廉”主題,在全局黨員干部職工中深入開展了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通過加強學習教育、加強基層服務、加強隊伍建設等形式,使群教實踐活動取得了明顯成效。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